本文共872字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28日)上午拜謁了中山陵,大陸鷹派媒體人胡錫進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馬英九此行是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宣示,他預祝馬英九的大陸之行順利,並且成功。
環球時報過去經常批判台灣,已退休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今天下午在其個人微博評論馬英九訪陸之旅表示,「我們無疑應該歡迎他,對此訪將產生的各種積極效果樂見其成。同時也應注意客觀對待此訪,不過度拔高它的意義。兩岸關係被民進黨當局在美國慫恿下搞緊張了,不是馬英九作為台灣地區前領導人一次大陸行就能實質緩解的。對此我們要有實事求是的判斷」。
胡錫進稱,馬英九此次訪問的行程地點將連接起兩岸同胞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民族和歷史記憶。台獨勢力最想要切斷的就是島內民眾與大陸民眾的共同情感和記憶,去年「雙十」講話中,蔡英文連「辛亥革命」和「孫中山」的名字都不提,所謂「中華民國」彷彿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一樣。
馬英九的訪問無異於是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和「大家都是中國人」的強烈提醒,甚至可以看成一種宣示。另外,他帶來的台灣青年學子將在幾所大學裡與大陸學生交流,非常有利於增進兩岸青年的相互瞭解和感情。
他說,馬英九首次「登陸」不來北京,表現了他在島內政治氛圍下的特有謹慎。台灣島內的政治形勢高度複雜,除了內部鬥爭,還深受美國的干預和影響,大陸這邊的輿論評價島內政治人物要參照當地的座標,不能一味套用大陸這邊的價值判斷,以求形成客觀、實事求是的態度。
就馬英九來說,「我們既不能把他想像成推動兩岸統一的英雄,對他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也不能粗暴指責他比民進黨還陰險,認為其所作所為就是要拖兩岸統一,迷惑大陸社會,這類評價太極端了」。
馬英九就是馬英九,他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慎終追遠的情感和態度都是真誠的,他的很多言行也指向了兩岸和平統一的積極方向。但他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兩岸關係的大方向和走向統一的大節奏需要由大陸方面付出努力,籌畫推進。
「我們要支持島內的統派,同時爭取島內的中間力量。我們還要同美國在台海問題上堅決鬥爭,削弱美方對島內獨派勢力的鼓舞。我們要清楚,有些大陸必須做的事情是不能指望島內力量代勞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