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26字
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於28日正式在海南博鰲開跑,外界關注台灣的參與狀況。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理事長詹火生29日受訪指出,這次因為是疫情後首次線下會,加上前副總統蕭萬長並未出席,所以沒有帶「台灣團」的概念,而是個別報名。他也提出觀察認為,隨著博鰲論壇在國際知名度持續升高,台灣對其關注力應會慢慢升溫。
而博鰲論壇舉辦剛好碰到前總統馬英九訪陸,台灣社會關注度並不高。對此,詹火生說,博鰲論壇是能見到全球各地知名企業老闆、大人物的場合,可以學習到很多、接觸到很多人脈,就長遠來看,不認為博鰲的關注力在式微。
詹火生認為,今年博鰲論壇具有幾項特殊意義:一是它是跨區域、跨領域的經濟論壇,從聚焦亞洲地區到擴展全球企圖;二是討論議題與時俱進,從以前的經貿產業到可持續發展議題;三是本屆是疫情後首次線下舉辦,外界期盼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大會會否釋出重要政策;四是今年參加的產官學界約300多人,其他人士共2000人,相當具有規模。
至於被問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會否影響兩岸共同市場?詹火生回應,基金會追求的定位不只兩岸,還跨到兩岸之外,包括日本、韓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希望能擴及全球。台灣以貿易為主,而貿易主軸也不只是中國大陸,重點在於追求貿易自由化、制度化與全球化。
詹火生回顧,疫情前蕭副總統帶隊時,因為台商來的多,兩岸企業家圓桌論壇會納入博鰲論壇議程。雖然論壇不具公權力,但能通過論壇進行建議與交流。通常是台商來得多才會對話,或是蕭副總統出席有機會辦,但今年出席的台商有限,加上蕭副總統未能到場,所以今年定位就是回來見見老朋友。
詹火生說,今年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工作預計配合博鰲方面,邀請董監事參加分論壇,同時積極與大陸台灣研究智庫展開實質交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