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大摩基金 合資變獨資

提要

公募第三例 外資競推新品、提高服務品質搶市 產生鯰魚效應 本土業者壓力大

摩根士丹利基金正式更名,成為第三家合資轉外資控股獲批的公募基金。(網路照片)
摩根士丹利基金正式更名,成為第三家合資轉外資控股獲批的公募基金。(網路照片)

本文共816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

摩根士丹利基金(俗稱大摩)發布法定名稱變更公告,正式更名為「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原本名稱「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走入歷史。這也是繼宏利、摩根基金之後,第三家合資轉外資控股獲批的公募基金。

財聯社報導,外資機構進入大陸市場將會產生「鯰魚效應」,對大陸本土公司帶來一定壓力,推動其進行更高水平的創新和提高服務品質;但從外資公司角度來看,業內人士指出,外資進軍大陸市場易存在「水土不服」現象,特別在零售市場方面。外資如要在競爭激烈的大陸市場取得成功,需要加大投研力度,積極推出新產品,並加快產品發行速度,以滿足市場需求。

大摩在名稱變更後,公司主體和法律關係、營業場所與聯繫方式不變,原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簽訂的合約、協議和債權、債務關係將全部由「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承繼。同時,大摩基金網站與郵件域名稱也隨之變更。

界面新聞報導,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1季末,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的公募資金規模僅有人民幣235.8億元,均為非貨幣基金。其中,債券型基金為134.9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為88億元,股票型基金為12.8億元。

此外,大摩在5月31日宣布近期獲得陸證監會核准設立摩根士丹利期貨(中國)有限公司的批覆。將成為首批在大陸國內新設全資控股期貨公司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之一。也是自摩根大通期貨後,大陸第二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此外,具有外資背景的期貨公司還有瑞銀期貨、乾坤期貨等。

自2020年外資股比限制取消以來,大陸市場上已有八家外資獨資公募基金公司。2020年以來,貝萊德基金、富達基金、路博邁基金、施羅德基聯博基金先後成立;泰達宏利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和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則通過合資轉外資的形式成為境內外資獨資公募基金公司。證監會訊息顯示,目前仍有範達基金等多家外資機構在排隊等待中,此外,安聯投資也正式申請公募基金管理資格。


延伸閱讀

支持外資證券率先落戶 上海市推41項穩外資外貿舉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德國總理蕭茲抵上海 學者:訪陸具戰略意義
下一篇
大陸保交樓資金缺口17兆 業界期待官方救市進一步落實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