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總體經濟難樂觀看待

中國大陸。PIXABAY
中國大陸。PIXABAY

本文共880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專題報導

2023年即將過半,全球關心大陸經濟狀況是否如先前許多機構預測與期盼迎來疫後復甦。從數據來看,出口回落速度快,且因民眾對未來預期改變,消費不如先前設想迎來報復性增長。分析認為總體經濟或仍難樂觀看待。

隨著每月大陸經濟數據公布,市場信心反覆進行心靈拷問。大陸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8,再度滑至榮枯線以下。該數據引發市場熱議,許多人都在問:大陸經濟到底好不好?

機構摩根士丹利近日發表報告指出,在新刺激措施支持及就業、消費情況改善下,今年上半年大陸經濟增長率可達6%;瑞銀財富管理近日認為,大陸經濟復甦步伐可能會在本季達到年增率近8%的峰值。外資機構仍看好大陸經濟復甦。

不過,大陸內部對復甦前景仍有雜音。華泰資產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在財經雜誌刊文分析,目前大陸經濟消費恢復程度不理想,房地產復甦強度弱於預期,出口回落,工業品價格仍低迷等。他說,三年疫情導致的「疤痕效應」十分明顯,消費、投資整體反彈力度有限。

今年以來,有觀點認為大陸在外需疲弱下,極力通過國內市場來提振內需。但從事市集經濟的上海凡幾市集創始人Tiffany表示,「今年並未感覺出現報復性消費,反而消費保守,可能去年有受到影響,今年不想花太多錢」;上海飲料品牌注春創始人黃國翔也指出,沒有感覺到報復性消費,「大家有錢不敢花」。

為何不想花錢?一個因素來自青年失業率持續攀高。陸國統局數據顯示,16歲到24歲青年的失業率在4月達20.4%,創下紀錄。這些職場生力軍職涯面臨不確定性。讓消費行為變得保守。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在CMF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上指出,從資產負債表發現,大型國有企業與中小企業修復分化嚴重,特別中小企業回落,民企利潤沒有根本性改善,投資持續回落;而第1季民眾收入增長低於國內生產總額(GDP)增長,意味著大量資金用於投資,並未用於消費,進而導致收入下降。

一位不具名的上海大學教師接受本報採訪表示,要提振消費,關鍵還是要「改變預期」,目前民眾普遍對未來比較悲觀,反而會大量儲蓄。另一方面,在房地產失去動能後,目前大陸找不到經濟新增長點,新能源、醫藥行業都還看不到希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中國對聚碳酸酯徵反傾銷稅 學者:以商逼政
下一篇
兩岸快遞/大陸首季 FDI 跌26% 下滑至1.35兆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