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保育成效不彰?中華鱘連續7年、長江鱘20多年未監測到自然繁殖

本文共1444字

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即時報導

大陸農業農村部會同水利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近日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23年)」(簡稱「公報」)。「公報」指出,中華鱘連續7年未監測到自然繁殖,長江鱘20多年未監測到自然繁殖。長江少數江段受水體連通性較差、岸線硬化度較高等因素制約,相關水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偏低。

財新網報導,作為頂級捕食者,鱘魚是長江生態系統的一類代表物種,2022年7月,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顯示長江特有物種白鱘滅絕,長江鱘(達氏鱘)野外滅絕,中華鱘位列極危等級。

2023年的數據顯示,推算葛洲壩下中華鱘親魚(性成熟,可參與繁殖)僅剩13尾,此次發布的「公報」更新,中華鱘已連續7年未監測到自然繁殖。2022年,因未能發現除增殖放流種群外的幼魚,長江鱘被IUCN評為「野外滅絕」等級。「公報」顯示,至目前長江鱘已20多年沒有監測到自然繁殖。

大陸對兩種鱘魚的保護投入巨大。以中華鱘為例,據統計,1983年至2021年沿江省市累計放流至長江種的數量約700萬尾。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先前表示,2024年全年將繼續組織放流100萬尾以上,「為歷年來放流數量之最」。

但保護的效果卻並不理想。此前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水壩的建設擾亂了長江幹流包括白鱘、中華鱘在內的5種魚類的生命週期,產生無法繁殖的「無效種群」,導致它們的種群數下降。

由於科學上的誤判,過去40年投入巨大的放流、禁漁和建魚類自然保護區等「拯救計畫」收效甚微。

大壩建設對這類洄游的魚類影響尤為關鍵。拿中華鱘來說,葛洲壩上游曾有600多公里、20多處的產卵場,但1988年竣工的葛洲壩水利設施的修建後,中華鱘無法上溯,不得不屈居於壩下約4公里長、不到1平方公里的區域產卵,面積僅為原來的1%左右。前述研究也稱,大壩會對洄游的魚類產生「屏障效應」,層層疊加的大壩會加速種群減少、直至滅絕的速度。

水生生物完整性是「公報」的關注點之一。據「長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試行),長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主要評價長江流域魚類狀況、重要物種狀況、生境狀況三方面內容,共包括魚類資源量、成魚比例、重點保護物種、水體連通性等14個必選指標。

「公報」顯示,長江受監測到的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種類數仍相對較少、部分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水生野生動物數量偏少,少數江段受水體連通性較差、岸線硬化度較高等因素制約,相關水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偏低。

此外,從長江總體的棲息生境來看,「公報」顯示,2023年長江幹支流水質評價總體為優,Ⅰ—Ⅲ類水質斷面占98.5%,採砂和航道整治等涉漁工程增量開發強度有所下降,但存量規模依然較大。

綜合研判,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穩中有升,2023年長江幹流、洞庭湖、鄱陽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等級為「較差」(共6個等級,分別為優、良、一般、較差、差、無魚),相較於禁漁前的「無魚」等級,提升了2個等級。

隨著「十年禁漁」的持續推進,「公報」顯示,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也在持續恢復。從數量來說,2023年長江幹流監測點單位捕撈量均值為2.1公斤,比2022年上升16.7%;重要支流監測點單位捕撈量均值為2.3公斤,比2022年上升64.3%。從種類來說,2023年長江流域監測到土著魚類227種,比2022年增加34種;監測到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比2022年增加3種,新監測到滇池金線鲃、細鱗裂腹魚和四川白甲魚。

中華鱘連續7年、長江鱘20多年未監測到自然繁殖。圖為中華鱘放流長江。新華社
中華鱘連續7年、長江鱘20多年未監測到自然繁殖。圖為中華鱘放流長江。新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美企對中國樂觀度創低 中學者:內捲激烈獲利降
下一篇
兩岸人物/濟南台協會長 穩紮穩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