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83字
據指出,中國和美國關係緊張已令香港廠商加速分散生產鏈及拓展新市場,而東協和中東已成為新發展重點,但有廠商表示,東協和中東市場短期內難以取代傳統歐美市場。
明報今天在報導中引述貿易發展局首席經濟師趙永礎說,中美貿易角力及俄烏戰爭等因素正在影響香港的貿易,令廠商加速分散生產鏈,新興市場如東南亞的出口占比正在上升。
他說,港商分散生產鏈的現象多年前已開始在東協地區擴大,受中美關係緊張影響,這種情況進一步加速。
香港廠商會會長盧金榮也說,業界已因應政局變化而調整供應鏈策略並發展新興市場,但歐美市場占比較大,預計新興市場短期內難以取代歐美市場。
盧金榮說,目前香港的主要貿易夥伴仍然是中國大陸、東協及歐美,但對美貿易因為面對高關稅,出口減慢,運輸成本也比較貴。此外,港商更因中美貿易戰、俄烏戰爭等因素,重新部署供應鏈的應對策略,包括在東南亞拓展生產線,以分散風險。
他表示,東協的中產階層約有1.5億人,當地市場正在建立起來,具有消費潛力,但短期內難以取代歐美市場。
港府的統計處數字顯示,去年香港與10個主要國家或地區的貿易總額中,對美日韓貿易總額較2018年下跌,其中美日下跌約兩成。
相對的,今年前8個月,香港對東協的出口金額增加18.9%,對中東的出口增加3.7%。
中美關係多年前惡化後,香港當局明顯跟隨北京中央的步伐,大力拓展與東協和中東的的貿易和金融往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