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半導體股今年大跌36%

提要

韋爾股份重挫65%最慘烈 「缺芯」風暴未解 花旗警告產業進入十年來最嚴重低迷期

中芯。路透
中芯。路透

本文共919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缺芯」凜冬已至,全球半導體行業冷風頻吹,以A股部分半導體公司股價表現來看,今年以來,整體跌幅堪稱「慘烈」,多家公司股價腰斬,其中韋爾股份超過65%跌幅第一。

跌幅排名二到三名,則是卓勝微和北京君正,跌幅分別為56.57%、44.69%。

科創板日報報導,9月以來,A股半導體類股指數,區間跌幅已超過12%。再將時間線拉長來看,年初至今跌幅已有36.19%。

當然,並非A股「風景獨崩」,再看美股,費城半導體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風向標,近期同樣跌幅巨大,該指數已由今年年初4,000多點跌至如今2,370點左右,跌幅超40%。

花旗分析師警告,半導體行業正進入十年來最嚴重的低迷期,宏觀經濟不佳和庫存累計都有損企業盈利,預計費城半導體指數將觸及新低,再跌25%。

其中美光科技剛交出一份堪稱「慘淡」的業績:公司第4財季收入年減20%,淨利潤年減45%,該公司表示,各行各業客戶都在砍單,公司將放緩現有工廠的生產節奏、削減設備預算,2023財年資本支出將縮減30%。

SK海力士、三星電子也已對需求放緩發出警告,SK海力士也計劃考慮削減2023年支出至122億美元左右,降幅約四分之一。

另兩大巨頭英特爾與AMD則坦承,當下PC市況較之前財報預期已進一步惡化,稱得上「一片混亂」。

英偉達第2財季遊戲業績降幅大於預期。公司表示,將實施通路定價計劃,與供應商一起調整價格,以應對該行業「具有挑戰性的市場環境」。

在這種情況下,「寒氣」也已蔓延至晶圓代工領域,整個行業曾經趨之若鶩的產能轉眼成了眾人敬而遠之的燙手山芋。

近期已有晶圓代工廠為阻止訂單流失,向客戶約定在部分特定製程開出「優惠價」,折讓約個位數百分比,相當於變相降價。

總體來說,此次的半導體產能過剩寒冬,源於疫情、戰爭和通膨等多因素交織導致的需求迅速變化。Omdia分析師南川明也指出,生產可以控制,但需求難以控制。

再看南韓,9月30日該國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韓國半導體產量年減1.7%,與7月17.3%的增幅相比出現大幅逆轉,更是2018年1月以來首次下滑;同月韓國半導體工廠出貨量年減20.4%,為連續第二個月下降;與此同時,整體庫存年增67.3%。

延伸閱讀》

大陸半導體夢遇挫 大勢已去?歷史說不是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國靈活就業約2億人 逾半呈現金融脆弱性特徵
下一篇
恒大爛尾樓多達162萬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