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35字
在陸股一片低迷下,A股半導體類股昨(14)日集體狂拉近3%,其中,大陸半導體企業龍頭中芯國際股價大漲10%收在人民幣48元(約新台幣214元),來到一年高點。分析認為,隨著政策力挺半導體產業、行業去庫存進入尾聲,半導體行業會在2023年下半年迎來一輪復甦,吸引資金提前卡位。
半導體板塊情緒高漲一部分與市場傳聞相關,有未經證實的專家會議紀要在網上流傳。觀察者網報導,有紀要稱,「中芯國際去年先進製程和成熟製程都被限制,目前會在今年第2季恢復成熟製程的歐美系設備採購。今年中芯國際資本開支會與去年的人民幣60億元持平,主要圍繞成熟製程。當前晶圓廠狀況比去年第4季悲觀預期要好不少,短中長期都可以更為樂觀一些。」
另一方面,企查查顯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9日發生人員變更,丁文武、賈浩和李洪影退出,新增張新、李國華和徐陽華。也讓市場期待國家大基金二期的投資活動會重新啟動。
而稍早,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鶴2日在北京調研指出,發展積體電路產業必須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用好政府和市場兩方面力量。政府要制定符合國情和新形勢的積體電路產業政策。
從半導體產業消息面看,半導體行業投資底、庫存底、業績底逐漸顯現。華鑫證券分析,2022年行業下行,2023年將是半導體製造業投資低點;從庫存周期來看,2022第3季開始,行業進入到主動去庫存周期,庫存底部預計在2023年第2季到第3季到來;從景氣周期來看,行業利潤在去年開始下行,業績底預計在2022年第4季至2023年第1季到來。
此外,大陸官方政策支持助推相關產業熱度。隨著《數位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發布,數位經濟建設逐漸駛入快車道。算力為數位經濟底層支撐,有機構指出,數位經濟已進入以算力為核心生產力的新階段,高端晶片價格有望提高。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