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企發GDR 被按暫停鍵

提要

傳證監機構暫緩審批新申請案件 寧德時代赴瑞士籌資50億美元喊卡

大陸證券監管機構。(圖/取自新浪網)
大陸證券監管機構。(圖/取自新浪網)

本文共663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大陸證券監管機構暫緩審批全球存託憑證(GDR)的新申請。路透報導,全球最大的電池陸企寧德時代,原本準備於瑞士證交所發行GDR(全球存託憑證),無奈傳出原本可籌措50億美元以上的這項釋股計畫,似乎被大陸監管單位給壓下。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兩會表示,對寧德時代能有目前的全球領先地位,感受是既高興又擔憂。

繼2022年可以開始在瑞士發行GDR之後,已有11家陸企掛牌,共籌得36.6億美元。外國投資者通常可用九成價格買進GDR,成交後120天,可依比例自由轉換成陸股。大陸股市因流動性佳,持有的投資人反而更能輕易脫手。

當執行GDR時,資金會從大陸境內移往境外,大陸外匯存底也會被侵蝕掉。一般來說,GDR發行者會將海外籌到的資金,就直接在境外用掉,不太會再匯回大陸,大陸官方不太樂見到這種大型的GDR發行計畫。

知情人士表示,暫停審批的部分原因,是擔心GDR發行的相當大部分,被大陸投資者認購,他們隨後會將這些證券轉換成境內股份,利用兩者存在的價差獲利。

在歐洲發行的GDR主要在蘇黎世掛牌,交易價格往往低於境內股價。這些證券在發行後120天,就可以與大陸的A股兌換。

大陸證監會2月曾表示,考慮為GDR發行制定新規則,但尚未披露細節,也沒有透露進度。知情人士指出,證監會正在權衡由哪個機構負責發行審批,以及是否要對參與的投資者進行額外的甄別。

決策者擔心的是,鑑於將有一波GDR發行交易,如果投資者隨後轉換成A股,可能給境內股市造成較大壓力。知情人士指出,相關事項還在考慮中,大陸證監會也可能決定取消暫緩審批的做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馬斯克會見丁薛祥 中國拉高接待規格網路大聚焦
下一篇
中國金融監管總局長:加強金融監管是重要任務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