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0字
通貨膨脹應該投資什麼資產?什麼資產,既能夠對抗通膨,又可跟著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走?投信法人表示,考慮到監管結構和長期合約,像是公路、電信塔等以資產為基礎的公司,通常可在出現通膨時,將上漲的成本轉嫁,對抗不斷上升的通膨。
滙豐投資管理全球基礎建設投資團隊主管 Giuseppe Corona表示,考慮到監管結構和長期合約,基礎建設最具潛在吸引力的特徵之一是,以資產為基礎的公司如公路、電信塔等有機會對抗不斷上升的通膨。一般來說,收費公路和電信塔其定價模型與CPI相連結,加以各國政府允許公用事業公司透過基礎設施收費而獲得實際的回報。因此,當出現通膨時,這類公司通常可以將上漲的成本轉嫁。
滙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劉柏廷指出,在智能網路年代,無線網路的發展將蓬勃發展,無論是正夯的5G建設、或是衛星連網等,其當中所依賴的基礎建設商機也隨著水漲船高。依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無線網路基礎設施市場價值為1,523億美元,預計到2031年將達到3,865億美元,2022年至2031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0%。
劉柏廷進一步舉例,以美國某家電塔公司為例,其無線基地台的出租收入近十年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即使在疫情期間,亦不受外在變動影響,可見基礎建設具有相當的成長性與價格轉嫁能力。
此外,全球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智能城市和互聯網汽車發展中衛星數據使用的增加,以及互聯網汽車需求的增加,是支持市場成長的其他驅動因素。而消費者傾向於無線連接,無線通信網路在各種應用中的發展,有望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有利可圖的機會。
滙豐投信強調,基建產業具備相較穩定的現金流,在景氣衰退時營運仍相較穩定,而經濟轉好時,基礎建設營收也會隨之回升,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基礎建設公司既對抗通膨,又可跟著CPI走,實是當今投資人不可缺席的資產之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