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25字
經濟日報整理五件不可不知的財經大事,讓讀者在每天清晨能快速掌握最重要的財經大事。
一、歐美金融業利空逐步消化 台股擺脫恐慌情緒
歐美金融業利空逐步消化,台股擺脫恐慌情緒,外資昨(22)日股匯期三市同步做多,鎖定台積電(2330)(2330)推升並買超台股262.5億元,並帶動投信等內資持續作帳,十千金現蹤,加權指數終場大漲247點收最高15,760點,站回所有均線,成交量放大至近三日最多2,471億元...more
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克魯曼:Fed應暫停升息
美國聯準會(Fed)定台灣時間23日凌晨2時公布利率決策,在此之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撰文指出,鑒於大西洋兩岸銀行動盪危及經濟展望,前景變得更混沌不明,先前專注升息抗通膨的Fed如今應當暫停升息,以不變應萬變...more
三、動用公積 國泰金股息上看1元
國泰金控(2882)(2882)昨(22)日法說會釋出最受投資人關心的兩項訊息,一是金管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下,核心子公司國泰人壽獲利大補,預估一年避險成本可省下128億元;另一是國泰金可動用公積配息金額高達2,890億元,每股配息上看1元...more
四、比亞迪砍班減產 衝擊台鏈
全球新能源車龍頭陸企比亞迪驚傳大幅砍班減產,旗下大陸最大生產基地西安與深圳最高大砍33%,去年熱銷186萬輛車的光環完全退散,震驚業界,台半(5425)(5425)、強茂、胡連、凡甲等台系供應鏈頓時痛失龐大出海口...more
五、單季虧損?陽明:視供需而定
全球貨櫃輪市況市場聚焦,陽明(2609)昨(22)日法說會中表示,大陸解封後貨櫃量能漸增,下半年旺季將至,期許價、量齊揚;亞洲-北美的長約預期4月完成,當前簽約價比現貨價高;至於保留盈餘明年怎麼分配,將動態評估...more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