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各國競推基建計畫 全球基建投資狂潮來襲

本文共836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全球的建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Emergen Research的分析,2020年全球建築市場規模達到12.6兆美元,預計未來年增長率為7.4%,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0.8兆美元。此外,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統計,預計在未來20年內將有大量倍增的基礎設施需求。預估到2040年,全球基礎設施投資每年估計為3.7兆美元,其中又以美洲和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最大。

滙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劉柏廷表示, 由全球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推動下,具永續性基建設施及潔淨能源基礎設施發展平台,成為全球各國優先考慮項目,也是促進全球建築承包市場持續增長的推動引擎之一。以美國為例,由於過去美國基礎建設預算支出編列嚴重不足,導致現在基礎設施的老化程度已超乎想像。為此總價值達1.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頒布,將成為美國近十年最大的基礎建設投資方案。

在歐洲方面,則預計投資超過8,000億美元的《下一代歐盟》計劃,確保巴爾幹半島以及整個北歐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中保有領先地位。至於中國大陸部分,則是將推出1.1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畫,都將對全球建築承包商持續注入龐大需求商機。自二戰後,美國的國力發展至巔峰,有餘力在本土進行大量的基礎建設,致使現今美國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大都創建於上世紀的30至60年代,造成目前大量基礎設施過於年久失修、老化嚴重。因此,儘管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市場之一,近幾年的建築支出總量亦都高達上兆美元。但根據ASCE預計,2016至2025年,美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仍面臨1.44兆美元資金缺口,居各國之冠。

滙豐投信說,在目前高通膨、高升息的背景下,基礎建設可有效對抗通膨與升息,基建類股殖利率高於成長股、配息率約5.6%,且全球基礎建設於美國升息期間,表現明顯優於MSCI世界股票指數。同時大環境下的去全球化、能源轉型、5G趨勢,有利於長期基建相關能源、寬頻通訊網路產業發展,適合想長期持有並分散風險資產的投資者。

2016-2021年全球建築市場規模每年增長情況。
2016-2021年全球建築市場規模每年增長情況。
基礎建設投資缺口比重、區域別(2016~2040年)。
基礎建設投資缺口比重、區域別(2016~2040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廣達、技嘉、緯穎...謝金河看AI伺服器黑馬股:還有哪些臥虎藏龍的好公司?
下一篇
台股上漲152.71點 三大法人買超113.45億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