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全球運價、股價跌不停 海運業者:兩指標顯示不必太過恐慌

長榮海運(長榮海運提供)
長榮海運(長榮海運提供)

本文共988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即時報導

全球貨櫃輪運價、股價跌不停,國內各大海運業者普遍認為,有兩個訊息顯示市場太過恐慌;首先補庫存的需求已經開始出籠,目前大型通路商又開始談新訂單需求;其次,IMO上路,明年對於海運市場來說是一個新記元。全球第六大的海運業者長榮海運(2603)(2603)也證實,IMO新法規上路,會是影響明年海運市場變化最大關鍵。

長榮海運表示,在運能供給方面,明年國際海事組織(IMO)的現成船能源效率指標(EEXI)及碳強度指標(CII)等船舶減碳法規開始生效之後,將會帶來許多變數。舉例來說,碳強度指標最低的E級船舶若無法改善,恐怕要退出市場,其他船舶也必須降低航速以減少碳排。本公司持續進行船隊汰舊換新,目前八成船舶船齡低於十年,遠高於整體貨櫃航運市場的比率(30),在明年新的環保法規改變市場競爭規則,揭開航運新紀元的序幕之後,可望展現更高的營運彈性與競爭力。

法人分析,IMO新環保法規上路,明年會是長榮海運競爭力浮現的一年,首先,新環保法規上路,長榮海運新船競爭力立即浮現,長榮海運的平均船齡10年,截至上半年止,長榮海運的負責比已降到44%,第3季獲利還是可期,整體負債比將降到40%以下,現金流全面拉升,營運成本降低、船舶調度順暢,明年才是長榮競爭力浮現的一年。

國內的海運業者表示,市場都在擔心貨量減少的情況,近一個月訂單急降的情況將開始改變,海運走的是民生必須品,歐、美的生活方式跟亞洲完全不同,他們每個月都有不同的節日需求,商品使用習慣也喜歡用新,近幾個月的舊庫存已去化的差不多,不少通路商都開始溝通洽談未來6個的訂單需求。

另外,海運業者也表示,大家都在輕忽IMO新環保法規的規範,2023年1月起實施船舶效能指數(EEXI)及營運碳強度指標(CII),已明確規範碳排放標準,

明年全球的船舶會分5個標準,今年因為市況太好,都沒有船要進場去拆船,往年約拆100多艘,今年只拆1艘,明年要開始檢驗,舊船上路的困難度會拉高,運價下跌後,拆船數會激增。

國內海運業者指出,SCFI連番重挫,已經連跌15周,近2年來的運價近90周上漲,而且現在的海運運價比2020年還是高出最少1倍以上,現在海運價格跌是事實,美國消費力還在成長、住宅需求也很強勁,運價整理之後會恢復理性。

延伸閱讀》

航運股大逃殺!貨櫃老船長台驊率先跌停

運輸股大跌亮警訊 經濟衰退陰霾罩頂

美西線海運價3個月跌五成 客戶頻要求長約重新議價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上櫃儲能廠天宇爆內線交易 負責人家族7人遭約談
下一篇
兩岸春燕何時來 南部觀光業大老:對話優於對抗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