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電子組裝廠非大陸據點 怎麼選有眉角

本文共374字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美中科技戰愈演愈烈,蘋果、戴爾與惠普等美系指標品牌要求代工廠分散產能,擴大非大陸製造比重,廣達(2382)(2382)、仁寶等台灣業者身為美系品牌重要協力廠,除了加速布建非大陸產能之外,對於客戶各產品新組裝據點也詳加規劃,務求讓客戶產品轉移生產地時能無縫接軌。

其中,筆電供應鏈主要是以越南為主,車用電子供應鏈著重墨西哥,iPhone供應鏈鎖定印度。

推薦

然而,展望2023年,代工廠受到通膨、升息、高油價與高庫存的衝擊,在訂單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又要擴大非大陸產能,墊高生產成本,兩大衝擊將考驗代工廠的經營效率與能力。

代工廠表示,美系品牌規劃將一定比重的產能移到非大陸地區生產,最好是未來輸往美國的產品都不要在大陸製造,可以完全避免地緣政治的風險。但移到非大陸地區生產,供應鏈與基礎設施不成熟,勢必拉高生產成本,可是若不把一部分產能移到大陸以外的地方,訂單肯定流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龍邦去年每股純益0.91元 董事會決議不分派股利
下一篇
高球代工業衝產能 擴廠不停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