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61字
彭博新能源財經首份轉型金屬展望報告顯示,由於需求增加及供應持續落後,到 2050 年用於轉型技術的關鍵金屬市場規模將增加兩倍,成為10兆美元。
在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能源轉型預測淨零情景中,至 2050 年,部署光電、風電、儲能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等能源轉型技術所需關鍵金屬的需求將增長五倍。另一方面,由於缺乏投資、涉及採礦的國家風險增加及儲備日益枯竭,供應受到限制。
國家風險仍是開發新採礦項目的主要障礙。全球經濟放緩,各國需要確保關鍵金屬的供應,導致資源民族主義的崛起和更高的資源稅。這些干預措施導致新礦的投資滯後。鑒於這些金屬對能源轉型的重要性,各國政府必須在滿足本地經濟的迫切需求和實現全球淨零未來的長期目標之間取得平衡。
彭博新能源財經金屬和礦業主管兼報告的首席作者安波否(Kwasi Ampofo )表示,能源轉型使原材料成關注焦點。這既是機會,也是責任。負責任的採礦業必須支持開採滿足能源轉型所需的資源。採礦業是能源轉型的基石,因此,採礦業必須率先實現自身足跡的脫碳。
能源轉型將導致使用化石燃料的發電技術所用材料減少。在彭博新能源財經的經濟轉型情景中,2050 年來自化石燃料電廠(燃煤和燃氣電廠)的金屬需求占發電總金屬需求的不到 6%,這但於 2022 年的約 16%。與此同時,再生能源和電池儲能的金屬消耗量增加一倍多。
彭博新能源財經金屬與礦業分析師霍雨晨表示,儘管化石燃料技術中的金屬逐漸式微,但能源轉型將為金屬和礦業帶來一個超級周期。這周期將由綠色能源技術的大規模擴張推動,並將刺激對關鍵礦物和傳統金屬的需求增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