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邁向疫後復甦 國發會:持續優化產業投資五大要素

本文共842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

國發會委員會今(20)日通過經濟部、國發會及勞動部的「產業投資五大要素優化政策111年度執行總成效」報告,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在俄烏戰爭及氣候變遷持續影響下,通膨壓力及國際金融情勢趨緊,也連帶牽動台灣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相關部會審慎因應國際經貿局勢變化,優化五大要素精進策略加速推動成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建立強韌產業供應鏈,深化國際合作鏈結,打造更加堅韌的台灣。

國發會指出,土地要素部分,經濟部為提供台商回台投資及企業投資等用地需求,積極協助企業排除產業用地取得障礙,至2022年推動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已新增樓地板面積(容積獎勵部分)約11.6萬平方公尺,新增投資額326.06億元;未來將陸續完成與台糖合作的中埔、水上、新市、北高雄及褒忠等五處新產業園區開發與招商,以滿足產業用地需求。

供水要素部分,自2017年迄今累計增加每日197萬噸水源,相當於全台18%用水量;2022年已達成每日增供21.9萬噸穩定供水目標,預計2023年再增加23.35萬噸水量。考量氣候變遷、旱澇頻繁、高科技產業發展用水快速成長,且南部正值缺水嚴峻,經濟部將趕辦多元水源開發及強化西部廊道供水管網,以確保供水穩定及備援能力。

供電要素部分,經濟部截至2022年已完成210.8萬戶智慧電表布建,為達成2025能源轉型政策,將持續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增加低碳天然氣、減少燃煤發電、推展再生能源,同時加速智慧電表布建,發展相關儲能設施,確保供電穩定。

優化人才和勞工要素部分,因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強化淨零人才培養與優化將攸關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應同步提升人才的質與量,讓台灣成為全球人才薈萃中心。

另針對後疫情時代產業重啟之際,大環境面臨缺工、缺料、通膨及營建物價上漲等風險,勞動部將偕同相關部會持續關注引進外籍移工情形,並透過「移工留才久用方案」開放外國人在台從事中階技術工作,推動強化本勞技術培訓與聘用、公共工程朝自動化及預鑄化設計等精進措施,期能解決產業中階技術人力短缺問題,提供產業所需人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特斯拉也跟台廠買車用AI
下一篇
台積電CoWos產能啟動擴充?公司:仍在評估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