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74字
美國商務部21日發布新規定,限制申請晶片補貼企業的投資範圍,以避免關鍵晶片製造技術落入中俄等國;晶片計畫辦公室主任施密特(Michael Schmidt)21日表示,將派官員訪問南韓、日本與台灣,進一步討論強化集體安全與全球供應鏈等作為。
據了解,晶片計畫辦公室資深政策顧問馬路羅(Sam Marullo)和國際交流主任法蘭西斯・張(Frances Chang,音譯)將訪問南韓、日本與台灣;這是該辦公室去年中成立以來,首次有官員訪問台灣。
馬路羅在加入晶片辦公室前,一直追隨商務部長雷蒙多,曾擔任雷蒙多在羅德島州長時期的政策顧問。
商務部匿名官員表示,還沒有具體會面計畫可公布。
商務部21日公布國安護欄措施,避免520億美元晶片法案的補貼款項被企業用於投資中國大陸、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等敵對國家。
商務部限制,申請補貼的企業,十年內不得在上述國家擴大投資或升級晶片製造設備,重大投資限額10萬美元,擴張產能上限為5%;不得與這四個國家從事引發國安疑慮的共同研究或技術許可工作。
商務部將晶片分等級,非傳統晶片而攸關國家安全者,將實施更嚴格的限制;預計涵蓋範圍包含運用於量子運算、輻射密集環境和特定軍事能力的成熟或當代晶片。
若違反上述規定,商務部將追回補助款項。
對於在中國大陸已經設廠的企業,商務部匿名官員表示,無需回溯申報;另一位官員表示,只要符合美國的出口限制措施,最新措施不會影響相關企業在中國大陸的現有廠房運作,商務部意在限制新技術與擴廠。
商務部表示,美國將持續與夥伴盟友協調,以維持健康的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統。
對於商務部諸多補助限制是否會「嚇退」企業,台積電(2330)(2330)和環球晶表示,正仔細研究相關細則,無法回應是否提出申請補助,重申赴美建廠的方針不變。
針對台積電是否申請美國政府資助,商務部稱不討論個案細節。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