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Apple Car商機 鴻家軍吃得到

提要

鴻海、廣宇、乙盛有望擠進蘋果自駕車鏈 佳凌、亞光等鏡頭廠也會受惠

鴻海。(本報資料照片)
鴻海。(本報資料照片)

本文共96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蕭君暉╱台北報導

蘋果擴大自駕車測試司機團隊,為Apple Car鋪路,凸顯蘋果打造自駕車的方向與企圖心,業界點名鴻海(2317)(2317)、廣宇、乙盛-KY等「鴻家軍」取得相關訂單呼聲高。同時,自駕車對鏡頭需求量更多,也將帶動佳凌、亞光、今國光等台灣鏡頭廠迎接新一波商機。

遭點名的業者向來不評論單一客戶與訂單動向。不過,鴻海近期大動作與德國工業巨擘西門子合作,投入自駕車關鍵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領域,凸顯鴻海也對自駕車高度關注,與蘋果策略不謀而合。

綜合外媒報導,蘋果持續增加用於收集行車數據,並在美國道路上試驗旗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司機團隊。加州車輛管理局(DMV)最新數據顯示,蘋果自動駕駛汽車系統測試人員已達到201人,足見蘋果強攻自駕車的企圖心。

2021年以來,蘋果車隊沒太大變化,但司機數量卻慢慢增加。macReports取得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起,蘋果已將測試駕駛從196名增加到201名。車輛數量穩定在67輛。

數據顯示,蘋果持續致力繼續推進開發內部自駕車技術,市場解析,蘋果將持續測試這項技術,直到它成為可行的消費產品,Apple Car目前傳出最快將在2026年或更晚的時間推出。

法人指出,市場高度期待Apple Car問世,台灣供應鏈也有足夠能量提供相關組裝與零組件服務。以代工為例,蘋果過往與鴻海在消費性電子合作密切,鴻海近年也積極發展電動車業務,儲備相關能量當中,只待大客戶一聲令下,就能展開新一波合作。

廣宇、乙盛等「鴻家軍」也是鴻海集團搶攻電動車商機的要角。廣宇配合鴻海集團代工眾多車款,供應多數高壓線束,車用營收比重已拉高到10%至15%。另一方面,廣宇大陸四川新廠已於2月開始小量生產,新客戶陸續貢獻業績。外界預期,廣宇車用營收占比逐年攀升,有助提升毛利率。

乙盛受惠車用業務大好,去年營收衝上140.9億元,創新高,每股純益4.75元,同寫新猷。即便今年消費性電子業務相對疲弱,乙盛仍看好車用營收持續走強,車用業務今年營收占比上看四至五成,有助力守毛利率不墜。

光學鏡頭廠布局車用以佳凌、亞光最積極,今國光正急起直追。其中,佳凌布局車用扎根甚深,全球六大自動駕駛系統廠客戶幾乎都是佳凌客戶,公司看好,車載鏡頭隨著5G、6G、低軌衛星等發展,2025年有望爆發性成長。


延伸閱讀

穩懋代工光達 奪Apple Car單在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股走揚盤中逼近16800點 觀光族群強勢
下一篇
徐旭東:過完「悶夏」有望復甦 尤其台幣貶有利出口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