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93字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美東時間3月28日展開訪美行程,郭台銘與華府玉山協會會晤時,出席人士問郭台銘台灣領導人應該具備什麼特質,郭台銘引經據典回答,他用老子道德經的說法指出,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人之道,為而不爭。無論誰當家,身為台灣領袖,應該要以德服人,這才是韌性的最佳展現。
郭辦表示,郭台銘受邀參加華府地區玉山科技協會晚宴,與產業界、學術界代表交流。玉山協會當初由郭台銘共同創立,如今來美座談就像回家一樣,希望以近50年的創業經驗,帶領更多人,從創業者的角度認識台灣。
晚宴上,郭台銘指出,目前中美的緊張關係,讓全球化局面出現變化,甚至有「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趨勢,在他退休的這幾年,積極整 合資源和人脈,為台灣產業開闢新的可能,優化發展環境。台灣能做的不只有半導體,應該可以有更多的產業加入,提高全球的適應力。
郭台銘在會晤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歐漢龍(Michael E. O'Hanlon),討論智庫未來展望與合 作,邀請他來台舉辦論壇,郭台銘也和馬里蘭大學工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推進工業 AI (Industrial AI)領域合作。這是郭台銘先生推進台美「三個AI (Industrial AI、Healthcare AI 、Society AI)」領域合作的關鍵第一步。
郭辦表示,郭台銘有近50年經商經驗,累計與世界科技領袖共同打拚的豐富實戰經驗,在全球超過30個經濟發達的國家與地區設廠,及早因應數位轉型,建立具有韌性的工業人工智慧系統。
郭辦指出,面對當前的經濟發展困境、科技快速迭代,與世界局勢的不確定因素,希望以此為契機,挾豐富的經驗與關係網,推進台美三個AI合作,探詢更多前研科技發展的可能,造福社會,幫助經濟發展。
郭辦表示,郭台銘和馬里蘭大學校長派因斯(Darryll J. Pines)同出席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擴大雙方合作夥伴關係。郭台銘表示,供應鏈的數位轉型和永續碳排,是當今全球關注的 議題,工業AI技術的導入,能讓企業有充足的資訊和彈性,面對風險快速應變,台灣做為世界高科技產業的重要供應夥伴,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議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