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33字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昨(24)日舉辦「淨零世代 共好未來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發表會。SMAT呼籲政府,應進行跨部會協作,推動「333政策,促進綠色經濟,創造綠色就業,讓電動運具產業成為護國群山。
SMAT昨日舉行大會,出席者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代表、國家級智庫,與電動運具產業鏈上中下游逾千人共同響應。對此,副總統賴清德、新北市長侯友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三位總統參選人也共同宣示,支持台灣推動運具電動化,邁向淨零轉型。
綠色轉型 創造3.9兆產值
SMAT與台灣綜合研究院共同完成的《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中指出,推動電動運具產業發展,不只能為淨零轉型帶來貢獻,更能創造新台幣3.9兆元產值,帶動57萬個工作機會。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理事長邱俊榮表示,「運具電動化」已是台灣2050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之一,尤其發展電動運具對淨零轉型、經濟、產業及就業都有極大推動效果,因此有賴政策積極推動落實。但在達成「2050 淨零轉型」目標的過程中,要讓所有利害關係人能夠共好,並讓人民有感,因此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共同努力,推動「333」政策。
提供補助 提高消費意願
「333」政策的內涵包括:第一,經濟部提供機車行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每輛3,000元,協助傳統機車行進行公正轉型;第二,環境部恢復新購電動機車補助每輛3,000元,提高民眾綠色消費意願;第三,交通部補助民眾電池資費每月300元,在油電銜接的過程,平衡燃油運具與電動具的使用成本。惟有多管齊下,才能讓人民與產業、環境共好,達成「淨零世代、共好未來」目標。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在運具電動化部份,台灣近年來最有成果及進展的是電動機車,因為台灣的電動機車供應鏈非常完整,在機車電動化的部分比全世界都走得快。目前已和東南亞有一些合作和輸出的計畫,希望能推廣到全世界。龔明鑫指出,為達成淨零目標,今年政府的預算是680億元,明年會增加到960億元以上。而在運具電動化、無碳化部分,到2030年規畫投入1,680億元預算。
衝刺銷售 可望帶動經濟
台綜院副院長蘇漢邦認為,全球面臨氣候變遷,導致天災不斷,因此各國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很大的挑戰,而「運具電動化」因為能夠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污染,所以是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重要工具與手段,值得各界共同重視。
蘇漢邦表示,國發會已將「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設為關鍵戰略,因此台綜院推估,在2040年電動運具市售比達成100%政策目標的情境下,電動運具產業預計帶動3.9%的GDP成長率。
台灣經濟要維持發展動能,需要新的護國群山。期待政府能夠跨部會分工,由經濟部協助傳統車行公正轉型,提供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環境部恢復新購補助,提升電動機車使用率,達成淨零目標;交通部補助電動機車電池資費、平衡油電機車使用成本。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