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攻生成式AI商機 多路並進

AI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AI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608字

經濟日報 工業技術與資訊

近期,生成式人工智慧(GAI)在全球掀起熱潮,未來GAI將會如何改變人類工作及生活型態?大家都在觀望。

在全球掀起熱潮的生成式AI看來好似橫空出世,其實AI已發展超過60年。人類史上第一次出現AI這個字眼是在1956年,上一波大家記憶猶新的重大突破,是2016年AlphaGo打敗世界棋王,此後AI應用百花齊放,漸漸走入產業。根據麥肯錫的報告指出,生成式AI將為全球產業創造3.5兆美元的價值,其中75%都集中在軟體工程、行銷銷售、客戶管理和產品研發。

事實上,AI不只是ICT技術,更牽涉人才培育和法律議題,也因此工研院在今年初推動全院的生成式AI規劃小組,並整合多年來在自然語言處理和電腦視覺的技術能量,共同投入生成式AI的發展。

日前工研院舉辦第12屆院士會議,更以「以GAI引領變革:挑戰與機遇」為主軸,邀請多位重量級代表提出建言,聚焦討論GAI對台灣的影響、商機與人才培育等議題,點出產業發展趨勢與利基點。

出席院士包括智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工研院前瞻技術指導委員會榮譽主席及資深顧問虞華年、清華大學特聘研究講座教授林本堅、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榮鋼集團創辦人陳興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工程學系雷神講座教授王康隆、中央研究院院士林耕華、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亞力電機創辦人楊振通、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長興材料資深顧問蕭慈飛、旺宏電子總經理盧志遠、益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育世博生技董事長楊育民、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源德、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台達電子董事長海英俊、美國哈佛大學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明基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院長劉文雄亦出席與會。

工研院院士建議,台灣首先應從發展「跨產業通用型GAI」開始,也就是優先發展風險可控、效益明顯的AI應用,例如企業客服互動系統、公司內部資料庫運用,或是在醫療數據出現異常時,自動示警。

其次,針對台灣優勢產業,例如製造業、醫療產業,搭配微型化的AI模型,以及企業內部自建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積極發展「產業專用型GAI」應用,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機密安全性,進而增進產業競爭力。第三則是因應國情,發展適合台灣的「在地化GAI應用商業模式」,例如結合物聯網(IoT)積極開發高齡社會的應用科技,或者瞄準廣大華人客群,發展以繁體中文GAI為主的AI技術,充實中文資料庫,藉此搶攻全球商機。

面對AI浪潮來勢洶洶,院士都認為,建立優質、有效、大量的資料庫是GAI能否成功的關鍵。建議政府可將台灣獨特的資料轉化為AI模型廣泛應用,包括內政部、交通部、農業部及衛福部等部會的相關資料,均可建立資料準備、接收機制,擴大GAI的多元應用。

台灣衝刺GAI三類型
台灣衝刺GAI三類型

院士也指出,工研院作為重要政府及產業智庫,可發展大型語言模型微型化,並應用到特定的邊緣運算,如製造業及醫療產業;由於AI伺服器與高效能運算使得散熱需求不斷攀升,工研院應發展散熱科技與材料技術結合之創新技術,解決目前GAI等高速運算耗能量極高的問題。此外也可發展文字到影像的合成影像技術,以及資安相關技術應用等。

另一方面,AI的人才培訓有迫切的需求性,工研院應強化與學界及企業的交流,由學界先期導入新科技及多樣性,並利用企業的領域知識及特定資料,共同發展生成式AI的應用技術。院士們也建議政府要鼓勵校園教師與學生投入AI模型研究、使用企業資料,研發真實世界的應用。

除擘劃產業發展願景及建立企業轉型升級脈絡,同時也要做好AI發展管理的準備。尤其AI對未來的工作型態將帶來深遠變革,同時也可能擴大假訊息及詐騙等犯罪行為。

對此,院士建議政府對AI的道德與倫理規範,或全民對AI的正確認識與使用方式等,需要規劃完整的策略與教育宣導。期待未來透過GAI協助產業升級或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成為台灣的新競爭優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i16看壞銷售聲浪四起 供應鏈:現在言之過早
下一篇
罷工壓力!大陸十一長假後「海轉空」效應有望出籠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