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AI 最早「稱呼」曝光 英業達高管揭:這4個時期的變化

本文共1053字

經濟日報 記者吳康瑋/台北即時報導

代工大廠英業達(2356)近年積極衝刺AI布局,不僅手握輝達(NVIDIA)AI伺服器的水冷專案供應以及其主機板設計大單,就連超級AI晶片GB200也都取得不小的訂單占比。而集團資深副總經理陳逸萍除了現身分享,在數位轉型的巨浪之下,台廠的最佳應對之道外,也親揭「AI人工智慧技術」最早的叫法,以及後續稱呼的衍變。

據悉,英業達作為台鏈AI伺服器代工廠的一員,不僅成功緊握上游晶片廠輝達(NVIDIA)在AI伺服器水冷專案方面的供應訂單,甚至連其主機板的設計大單也都入手,就連最新發布的超級AI晶片GB200,也都取得不小的訂單佔比。對此,陳逸萍分享,英業達在數位轉型的衝擊之下,卻還能取得如此的成果,其中「智慧工廠」就發揮了不小的幫助。

英業達近年積極投入AI技術的創新研發,而在AI智慧機器人領域,更憑藉機體的運動(Locomotion)、感知(Perception)、與操控性(Manipulation)上具有深厚的底子,以及成熟的機器人作業系統(ROS)開發經驗,在市場上頗富盛名。英業達也透過將其技術實際導入旗下工廠來加速生產效能,實現智慧工廠的目標,也讓廠區內全域,幾乎都可見導入5G AIoT的實際應用成果。

談及最近超夯的「AI」題材,陳逸萍坦言,目前全球都是以AI掛帥,不過實際上AI最早可以回溯到1950年代,不過最初市場因為不熟悉AI這個概念,因此普遍各家業者也都根本沒有投入學習,而他自己則是在1990年才開始學AI。他透露,當時在1990年代「AI」被稱為「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然后到2010年則又換了一個稱呼,改成「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而AI一路發展至今,直到2020年才終於被人稱為「生成式AI」。

展望未來,陳逸萍表示,目前旗下智慧工廠的佈建從最早的大陸重慶開始,一路延伸到上海、越南、馬來西亞等地,連重要的墨西哥廠區、以及去年底投產的泰國廠都已進行智慧化,他坦言,發展「智慧工廠」的重點,在於如何增進該廠的自動化技術,而未來英業達將繼續攜手各合作夥伴,持續提升工廠產能及「良率」,讓旗下客戶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出貨。

陳逸萍指出,台灣近日才遭遇近五年來最強的颱風侵襲,自己很感謝台北市沒有淹水,因為英業達總部就位在台北,而高雄淹水災情嚴重,他希望未來「AI人工智慧技術」能再更升級、變得更加精準,不僅期盼能提早預測到災情、也要及時的向居民示警,才能讓大家有辦法及時應對,這個道理也同時套用在各行各業上,希望未來能繼續攜手大家一起加油。

英業達資深副總經理陳逸萍。記者吳康瑋/攝影
英業達資深副總經理陳逸萍。記者吳康瑋/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減量額度交易平台擬上線 永豐餘正隆等卡位碳權商機
下一篇
華碩電競機強化 AI 功能 ROG Phone 9明年首季亮相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