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車銷台「強制國產化」!買不到便宜車了?獨家還原決定MG生死的90分鐘

國產車組裝新制自8月1日起上路,國內車廠若要引進中國車款皆須符合一定的國產化比率。 (攝影者:駱裕隆)
國產車組裝新制自8月1日起上路,國內車廠若要引進中國車款皆須符合一定的國產化比率。 (攝影者:駱裕隆)

本文共2353字

經濟日報 商業周刊

撰文者:侯良儒

摘要

1.經濟部日前宣布,國內車廠引進「中國車款」來台組裝銷售,須強制國產化比率。此新制自8月1日起實施,並且溯及既往。

2.「中國車台灣國產化」究竟會救台灣汽車產業,還是加速該產業消亡?商周獨家還原此新制拍板過程,並專訪業界人士帶你看懂此事件的正反論證。

本週二(7/30),經濟部宣布一項攸關全台消費者的新政策:由MG帶領的中國汽車品牌熱,政府確定祭出管制,未來,任何國內車廠引進中國汽車品牌,都必須達到至少15%、最多35%的國產化比率,消息一出,不僅消費者大嘆「沒有便宜的車可買」,業界更私下感慨自己被政府「突襲」。

由中華汽車代理、從去年夯到今年的汽車品牌MG,為什麼被一場90分鐘的會議決定生死?這場會議到底討論了什麼?而這項政策,究竟會救台灣汽車產業,還是加速台灣汽車產業消亡?

商周獨家專訪一名參與這場會議的車業人士,帶你懂看「中國車台灣國產化」事件的正反論證。

主打英國情懷的MG,靠著「高CP值」、「行情破壞者」的定位,讓該品牌在短短兩年時間,就成為台灣第6大汽車品牌,但,也因為MG實質上已是中國車廠上汽旗下的子品牌,而中華汽車更採取從中國進口零件、在台灣組裝販售的模式,引發不少爭議。

像立委王世堅曾在今年3 月抨擊,MG從中國引進整車零組件的比例高達95%,卻包裝成國產車,這對於其他車廠而言,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

據悉,在王世堅發難後,行政院在還是前總統蔡英文任內,就針對此事召開多次的院會,但,關於要不要禁中國車、怎麼禁?始終沒定案。後來,一直到賴政府上任,新內閣終於在上任2個月內定調,過程中,業者代表車輛公會還曾在7/26,由理事長陳昭文率隊赴經濟部,表達業界心聲。

兩天前開會,兩天後新制上路

業者最震驚的是:「已上市車款」也須國產化

然而,就在本週二中午12點,經濟部旗下產業發展署(簡稱產發署)署長楊志清出面,邀集國內8大車廠:和泰(豐田代理商)、福特六和、中華汽車、裕隆、鴻華先進、三陽、台塑、本田,在該機關位於台北市信義路的大樓,宣布這項兩天後、即8/1就要上路的新政策。

據一名與會者透露,在這場90分鐘的會議,由該署金屬機電產業組長郭肇中負責簡報,並告知業者政府的決策是:未來由台灣車商進口零組件、在台灣組裝銷售的中國汽車品牌,必須符合第一年15%、第二年25%、第三年35%零組件須為台灣國產化的規定,車廠更要為此簽署一份名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的契約書。

「現場大家最震驚的,就是這次,居然溯及既往!」該名與會者說,當官員緩緩講出針對「已上市車款」,也必須國產化,且規範也是今年8/1上路,現場車廠代表幾乎同時倒抽一口氣。因為,這項規定,將可能影響MG現行車款,包括該品牌第一台在台上市的純電車MG4,能否持續銷售至年底。

「之前⋯我們跟政府完全沒討論到這件事(溯及既往),尤其,政府還針對去年底前上市的車款,做更嚴格的國產化,像第一年就要20%,第二年還拉到30%,只有第三年35%是一樣的,」該名人士說,「有一種⋯被突襲的感覺。」

如果做不到、或不願國產化,那會怎麼樣?經濟部祭出的對應是,若違反規定,將禁止業者從中國進口:馬達、轉向裝置、車軸、車架等四項零組件,「對於電動車來說,馬達就是引擎的概念,沒有馬達,基本上就做不了車。」一名台灣車廠業者說。

而這,也衍生出兩種正反論調。

反對派:不該嚴格防堵,應給緩衝期

國產車銷量下滑,強制國產化,成本更難回收

認為政府不該如此嚴格防堵、「應該給予緩衝期」的業者認為,台灣不僅車市的母體小,且當中的國產車比率,又已從早年的70%、下滑到50%。當國產車的年銷量,從最多來到40多萬輛、下滑至20萬多輛,「但一台新車的開發成本還是動輒十幾億,國產車賣得越來越少,代表成本越來越難回收。」一名車業人士說。

當MG一炮而紅後,部分車廠看到了希望,該名人士說,「大家開始想學中華汽車,先從大陸引進某一台新車後,如果賣得好、台灣消費者喜歡,再慢慢增加本土的零組件,這樣一來,車廠風險低,也可以讓台灣持續有國產車推出。」

然而,在政府新法上路、強制國產化後,「車廠們引入大陸車的計畫都被打亂,假設未來很難引進,但一台車的開發成本還是那麼高,未來,恐怕國產車的開發數量、銷量,會越來越少,台灣就變成進口車的天下。」一名車廠人士說。

支持派:95%零組件都進口怎麼賺?

就算國產車越賣越多,也未必有利台灣產業鏈

不過,另一派支持新政策、認為應嚴格規定國產化比例的業者則認為,如果一台車的零組件,超過95%都是從中國進口,而這樣的車越賣越多,那代表的是,台灣為數眾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本土汽車零組件業者,來自車廠的訂單量將越來越少,「那這樣,國產車賣得越來越多,有什麼意義?」

這名業者的觀點是,一個國家的某個產業強,一定是整個產業鏈都有競爭力,譬如日本汽車業,不僅有豐田、本田等車廠,亦有電裝(Denso)這種全球排名前三的組件廠,而台灣領先全球的ICT產業,就是因為同時擁有上游半導體的台積電、日月光,中游的台達電、欣興,與下游以鴻海為首的電子五哥。

「像有些進口到台灣的散裝大陸車,連車殼的噴漆都在大陸噴好了,不要說照顧不到台灣的車殼業者,連我們的烤漆廠都沒得賺,這樣真的對台灣的產業鏈有幫助嗎?」上面這位汽車零組件業者說。

這場台灣汽車業的新風暴,才正要在產業內席捲開來。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從說不出口到全英語受訪!誰讓李洋、王齊麟、戴資穎一年躍進

遠東、新光⋯百貨龍頭市占衰退,「它」成大黑馬

退休族必看!4筆錢打造穩健資產配置,65歲沒薪水也能優雅理財

30-50歲「黃金投資期」,資產配置怎麼做?千萬不要盲目做一件事

「說真話」不等於有話直說!溝通高手不會做的2件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創立於1987年,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總是在關鍵時刻,提供讀者「先進觀念‧輕鬆掌握」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福懋油經營權大戰提前開打!11月22日股臨會將全面改選董事
下一篇
華碩電競機強化 AI 功能 ROG Phone 9明年首季亮相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