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8字
據金管會截至6月底統計,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9兆85億元,單月增加731.6億元,累計上半年大增3,198億元,增額創近五年同期第三高,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主因是中小企業周轉金需求持續增加所致。
銀行主管說,6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增加有三大主因,一、台美利差擴大、中小企業戶想賺美元雙率雙升,套利風現蹤,二、6月股債市齊空,銀行業陷淨值危機,大舉轉做低耗資本的中小企業,三、比起大企業戶,中小企業放款利率高、又可分散風險。
該主管說,6月各產業開始面臨消化庫存壓力,中小企業跟銀行借營運週轉金,不再是因為出口或投資暢旺,而是想套利。
有銀行發現部分中小企業戶近期收了美元、轉借台幣,或是再多借台幣、去別家銀行存美元,讓美元存款部位水漲船高。
另一家行庫主管說,實務上,銀行業會給信評好的中小企業戶一個「營運週轉金」額度,這無擔保的營運週轉金幾乎不問資金用途,於是乎,中小企業戶跟A銀行借了台幣的營運週轉金,轉手就換成美元轉存B銀行,大賺美元利率和匯率的價差。
金管會今天公布國銀承作中小企業放款。據數據顯示,今年來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1月單月增加280億元、2月增加410億元、3月增加394億元、4月增加608億元、5月增加772億元,6月增額已略降到731.6億元,到6月底放款餘額達9兆85億元。
行庫主管說,6月股債市齊空,銀行業也面臨淨值下跌引發的資本適足率保衛戰,而中小企業戶可徵提擔保品、又可送信保,在銀行眼中,是低耗資本的放款,自然也更願意多做中小企業放款。
第三,比起法金的大企業客戶,中小企業放款利率較高、又可分散風險。銀行說,資金需求端的中小企業主想套利,多借台幣營運週轉金,供給端的銀行業也看準低耗資本、又有高賺頭的中小企業,供需一拍即合,自然推升放款量。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以第一銀行放款大增289億元最多,兆豐銀增加286億元次之,土銀增加248億元、彰銀(2801)(2801)增加244億元、台新銀增加241億元。
童政彰說,本國銀行上半年對中小企業放款增加3198億元,若以今年全年中小企業放款目標3500億元來看,達成率已達91.4%;市場預期,下半年若景氣仍持穩,全年中小企業放款增額達到3500億元應沒有問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