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居台第三大曝險國!英國恐爆財政危機 金融業:要關注2件事

英鎊。(美聯社)
英鎊。(美聯社)

本文共611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即時報導

英國升息卻又要大減稅,貨幣與財政政策相互矛盾造成市場混亂,財政赤字更讓英國30年公債殖利率飆破5%,因英國位居台灣金融業第三大曝險國,引金融圈熱議。銀行主管說,後市要密切關注兩件事,一、英國財政赤字,二、英國跨國公司倒債風險。

市場憂心英國恐爆財政危機,多家金控和銀行高層都強調,英國財政收支是過去歐洲僅次於德英法,財政能力沒這麼差,不能與希臘和義大利做比擬。

一家在英國設點的銀行主管說,英鎊創歷史新低,英國升息讓債券殖利率飆漲,但英國一方面升息、一方面又減稅要增加支出,升息和減稅是相互矛盾,自然引發投資人對英國財政政策投下不信任票。

該主管說,除續觀察英國後續的減稅政策,也關注兩件事,一、英國財政赤字是否惡化,二、英國跨國公司舉債能力,各銀行正密切關注跨國企業償債能力是否受到影響。目前包括台銀、兆豐、一銀、華南銀、彰銀、及香港上海商銀等六家台資銀行都在英國倫敦設有分行。

另一家行庫主管也說,事實上,各行庫在英國倫敦設點都是做聯貸或自貸案,幣別是英鎊、若是國際市場籌資就是歐元跟美元,授信來源都是在倫敦當地市場拆借、或是存款,因此英鎊大貶並不影響倫敦分行業務。

債券投資部分,銀行投資英國公債較少,保險業較多,但整體仍以美元計價為主。

據金管會到6月底統計,整體金控對英國曝險額(拆借、投資、放款)達1.12兆元,僅次於美國和大陸市場,其中投資淨額是1.039兆元,帳上投資未實現損失為133.5億元,已連四季陷入投資虧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央行決議不升息利率連2凍 下修今年經濟成長至1.46%
下一篇
實支實付醫療險漲價 金管會設三關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