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31字
金管會與台灣證券交易所於日前發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以及修正「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項下「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強化綠色金融關鍵戰略並促進上市企業接軌國際永續趨勢。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席陳俊光表示,3.0行動方案中將要求金融產業於自身範疇一與範疇二、以及其範疇三-投融資組合財務碳排放與盤查之揭露時程規劃,並必需進一步提出三大範疇減碳目標與策略。而此次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中於氣候相關資訊,也針對上市櫃企業揭露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有更多資訊的揭露要求,包含總排放量、產品與服務之碳密集度、及相關確信說明,並要求未納入盤查計算之營運據點或子公司占總排放量之比重不得高於5%。
KPMG認為金融產業納涵延伸至投融資組合、上市企業延伸至子公司之碳管理能力,將會是企業盤點現行差異與設定未來行動方案之關鍵所在。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指出,此次兩大辦法中皆重視氣候相關風險之管理,在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將建立氣候相關資料與數據之資料庫、ESG資訊平台、永續金融網站,擴大資料及數據應用,以利金融機構分析及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在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中之氣候相關資訊揭露則強調治理與策略之必要作為,包含董事會與管理階層之監督與治理、氣候風險如何整合於整體風險管理制度。
此次辦法也因應SASB準則,發布14項特定產業揭露指標,其中電子製造產業即佔五成、而受歐盟碳邊境交易制度(CBAM)規範之產業也將近佔三成,顯示台灣進出口產業受氣候變遷風險之重大衝擊與因應。此次更新可見主管機關逐步加嚴相關揭露標準,唯現行針對氣候相關財務影響情境分析、指標目標、與成效等採建議規範;而特定產業揭露指標除金融保險業外,其餘產業指標仍有部分與SASB準則有所差異,因此建議企業於永續報告書需先以SASB準則為主要原則,其次同步對焦金管會之產業特定指標,以滿足報告書之完整揭露。
因應全球淨零與台灣2050淨零目標,金管會也將透過評鑑鼓勵與加強企業揭露之透明度與良性競爭,預計今年12月將公布永續金融評鑑規範,並於2024年公告第一屆之評鑑結果;同步2023年底前將把公司治理評鑑擴大為 ESG 評鑑,推動企業完善永續經營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