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陶冬:台灣面臨匯率壓力

提要

瑞信大中華區副主席示警三大挑戰 美暴力升息引發經濟下滑、全球貨幣緊縮

新台幣。本報資料照片
新台幣。本報資料照片

本文共785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瑞信財富管理部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昨(6)日示警,台灣經濟必須正視討論並應對三重挑戰,包括美國暴力升息帶來的匯率壓力、經濟下滑及全球貨幣緊縮。

陶冬昨日出席「2022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在關鍵對談時間談到他對台灣央行利率決策的看法。

陶冬認為,關於台灣央行連續兩次利率決策僅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台灣通膨情勢與美國、歐洲不同,這決定了台灣貨幣政策未必要看齊美歐,且多數亞洲國家升息的幅度都低於發達國家,許多通膨沒有歐美高的國家央行選擇升息,是為了防止通膨蔓延到國內物價、以及匯率受影響而走貶。

陶冬直言,不同經濟體原本就該有不同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現在卻都被美暴力升息脅持,面臨貨幣暴跌,進口能源價格攀升,加劇輸入性通膨,這也讓明年經濟問題將不僅是「是否陷入衰退」,還包括「非美國家面臨貨幣決策兩難」,這現象在歐洲、英國、中國大陸已經出現。

陶冬另外在演講時提到,日本同樣遇到兩難,但日本在走不同的路,以零利率政策搭配購債以抑制殖利率上升,這導致借日圓成本相當低、不到1%,如果借日圓買美國國債,是很好的套利交易。

因此市場正在擔心,如果日本央行有一天不再購債等可能性出現,將衝擊全世界借錢炒錢資金回撤,帶來的衝擊還很難預估。

陶冬說,根據數據統計,預計到明年3月,日本央行持有國債比例恐飆高到83%,代表幾乎所有日本國債將被日本央行收回,假設有一天日本央行不再購債,「將會是一個新的、巨大的黑天鵝事件」,因為衝擊全世界借錢炒錢資金將出現一次較大的回撤,帶來的衝擊還不知道。

此外,明年美通膨降至4%後將遇到瓶頸,Fed要終止升息循環,必須看到兩個條件,第一,經濟大幅下滑,第二,就業市場明顯下滑,陶冬認為,Fed應該要看到就業持續逆轉及通膨明顯走向2%,才可能降息。

不過,陶冬也說,Fed現在鷹派強硬態度也許與美國期中選舉有關,現在大家擔心通膨,後續也許就是擔心經濟成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數位部舉行縣市資訊主管聯席會 提升資安韌性
下一篇
國泰世華長榮聯名卡推倍速哩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