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金融業配息…金管會提兩要件

本文共46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為充實資本、強化財務結構,各金融業今明兩年掀起一波增資狂潮,但為了給龐大存股族一個交代,金控明年又想配息,外界質疑金融業可以「一手增資、一手配息」嗎?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昨(1)日直言,增資跟配息是兩個不同議題,但要配息有兩大前提條件,一、是否有獲利?若是有虧損前提下,要配息就得審慎,二、是否損及資本適足率?若有適足率不足問題,應「多配股而少現金」。

他說,金融業今年啟動增資,就是有虧損需要彌補、或是新業務推展,需要補強資本、強化承受業務的風險能力。

配息與增資兩者不必然有關係,「但配息前提是需有賺錢」,要檢視未來是否要發展或是虧損,若有虧損前提下,是否要配息,需基於審慎原則通盤考量。

其次,配息是否損及資本適足率。實務上,一配現金、資本適足率馬上下降,那麼先前增資的結果就會被抵銷,金融業需要做通盤考量,尤其是隸屬D-SIBs銀行(俗稱不能倒),若增資後還無法達標,該怎麼配息?

童政彰表示,各金融業者配息要考量過去的經營績效,也要考量未來的經濟環境變化、公司發展與長遠資本規劃等各方面綜合的因素做考量,需要持審慎穩健態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央行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 明年經濟成長預估值大躍升
下一篇
實支實付醫療險漲價 金管會設三關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