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9字
春節長假後,產險業終迎來第一道曙光。衛福部研擬春節後將率先調整「確診病例定義」改為只通報新冠重症,未來輕症者將不需通報,此舉將可讓確診人數大幅降低、減輕防疫保單的理賠壓力,產險業增資壓力也會大降。
2022年全年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額達2116億元,平均一天理賠近5.8億元,一旦通報定義改變,改為新冠重症,在目前99.7%都是輕症下,依此可大幅降低確診人數,料以承保量大的富邦產受惠最大。
產險業者說,若衛福部確認未來只通報新冠重症,建議需有配套措施,例如何謂重症?確診的定義需要說清楚,其次,理賠時可回歸保單條款,例如仍需以PCR做確診的第一道防線。
依產險公會2022年底的建議書,對新冠重症的「通報定義」就有明確規定,得需是因感染Covid-19而併發重症住院者,檢驗條件則包括臨床PCR或家用快篩並經醫生確認。
臨床條件具有感染Covid-19而併發重症,如低血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休克、心肌病變、心衰竭、凝血功能異常、腦病變、神經病變、急性腎損傷及衰竭、代謝酸中毒、發炎性併發症與次發性感染等,而需住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者。
另一家產險業者說,若衛福部沒有明確定義「新冠重症」,可能得由產險公會自訂「公版」定義,讓所有業者依循做理賠要件。
但也有業者認為,事實上,多數防疫保單將在4月到期「理賠已接近尾端」,現在衛福部才要改確診病例定義,早已緩不濟急,頂多賠償準備金可以少提一點、最後一次增資數字也比較好抓。
法人認為,2023年防疫保單利空將出盡,有三大關鍵因素,一、去年11月7日衛福部取消居家隔離政策,二、防疫險(屬一年期保單)將在2023年第二季到期,三、部分業者確診理賠件數已達總承保件數的一半,也有業者以確診率近五成來做提存準備金,顯示虧損均已在2022年結束,2023年負面影響大降。
該法人也說,若衛福部進一步更改「確診病例定義」通報,也有助大舉降低確診理賠人數,產險業2023年理賠額可望趨緩。
2022年共有六家產險業辦現增,包括富邦產、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兆豐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合計985億元;另有和泰產、新安東京、兆豐產、富邦產和中信產等五家產險業做約2%短期融通借款,來支應防疫險的理賠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