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買債王爆黑馬 王道銀出線

提要

元大銀、華票、上海銀和中華郵政入列前五名 大型行庫縮手

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王道銀行/提供
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王道銀行/提供

本文共707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債市前景不明,大型行庫買債態度轉趨觀望。櫃買中心公布,今(2023)年1月國內債券買賣超統計,王道銀行(2897)單月買超45億元,以黑馬姿態登上國內買債王寶座。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今年1月國內買超金額前五大排名,依序為王道銀行、元大銀行、中華票券、上海銀行和中華郵政,買超金額各自為45、37、36、29和27億元。

金融圈主管說,相較於過去,單月必須買超逾百億,才能登上買債冠軍,1月國際債市前景不明,加上即將進入農曆春節長假,大型行庫加碼債券的態度較為謹慎,王道銀行便以黑馬姿態衝出、奪下買超債券第一大。

值得注意的是,1月債券賣超排行前五大,富邦證券單月賣超164億元,高居賣債冠軍,去年屢屢登上買債王的農業金庫,1月轉為賣超96億元、為賣超第二大。元大證券、永豐金證券和凱基證券,也依序擠入賣超債券第三至第五名,單月賣超金額分別為88、63與59億元。

今年1月,少了大型行庫的大力捧場,債市交投便顯得較為冷清,除「綠巨人」中華郵政單月買超金額縮至27億元,僅排名買超第五大外,「小金人」農業金庫更是轉為賣債第二大金融機構。

金融圈主管分析,美國聯準會去年鷹派升息,導致國內外債市殖利率大幅彈升,持有大量債券部位的金融機構也受到重傷;隨著美國通膨降溫,美國暴力升息步調今年可望畫下句號,台灣10年公債殖利率也自去年10月底的逾1.9%高點逐步下滑,1月底回落至1.2%附近。

債券商主管指出,回顧1月底,農曆春節封關時,台債殖利率收在相對低位,當時公債殖利率已由高點回落至去年第3季起漲時的位階,且時序即將進入長達十天的年假,市場也靜候美債殖利率的變化,以及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結果等變數,導致市場大幅追價的意願降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群益金鼎證券2023年成績耀眼 榮獲國際三項大獎肯定
下一篇
公股銀提高伙食費 將不計入加薪幅度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