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金管會兩面向監管虛擬資產

本文共686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余弦妙/台北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20)日證實,虛擬資產監管確實將由金管會擔任主責機關,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說,主要承擔支付、交易兩大面向,並認為虛擬資產業務和傳統金融體系的界線要管理好,避免虛擬資產風險、影響傳統金融體系信心。

未來虛擬資產監理方向,至少包括客戶資產和平台資產分離、商品上下架審查及投資人保護等三大面向,「但可能監管範圍不只如此」。

他說,例如最近美國Silvergate Bank、Signature Bank兩家倒閉的虛擬貨幣銀行,給金管會啟示就是虛擬資產業務和傳統金融體系的界線要做管理,如果介入過多,一旦虛擬資產發生問題,恐就會影響傳統金融體系的信心。

目前台灣的銀行業與虛擬貨幣資產接觸有限,這也是未來金管會在監理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立委吳秉叡則擔憂,若由金管會介入監理虛擬資產,一旦賠錢就變成政府的事?黃天牧說,英國主管機關對虛擬資產比較審慎,認為是否產生光環效應(Halo Effect,指向外擴散),即便虛擬資產有主管機關也不是由主管機關來承擔所有投資損失,投資人投資風險還是得自負。

至於是否設專法?黃天牧說,國外如歐盟、或是日本早期都有訂一些法律,在行政院討論時有談及設專法的問題,但考量虛擬資產是持續演進中的、涵蓋範圍也很廣,法律畢竟是較持久性的規範,預計將等金管會監理運作一段時間後,再做跨部會討論。

未來專法如何訂,要看未來以區塊鏈為主的相關發展趨勢,現在談專法涵蓋甚麼面向是言之過早,也要考慮虛擬資產的法律定性。

鄭文燦昨也說,目前行政院的初步決定將會由金管會擔任主管機關,相關的法制與管理規範仍需要細緻化擬定,等到金管會完成整體配套方案後,就會對外公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圓滿一號案 不影響投資人
下一篇
經濟學家:美今年降息機率不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