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瑞信AT1債券價值歸零 恐衍生訴訟

本文共579字

經濟日報 記者應翠梅/台北報導

在瑞士政府撮合下,瑞銀集團以30億瑞郎(約33億美元)收購瑞士信貸,但瑞信約等同總額160億瑞郎(約173億美元)最高風險級債券AT1債被監管機構歸零,震驚投資人。富邦金高級顧問龔天行指出,此舉未來有可能衍生法律訴訟。

龔天行說,這次瑞士央行採取霹靂手段,重點就是要預防性作為,不要等到真正做不下去才出手,於是強硬撮合瑞銀併瑞信這樁交易,不過光是看去年底瑞信財報,其資本適足率很強,甚至強過併購它的瑞銀。且瑞信的財報還算透明,只是過去幾年醜聞不斷,市場對它信心極為脆弱。

在這種情況下,瑞士央行的做法是不得已。不過,處理方式有別於傳統作法,大出市場意料之外,一是不讓大股東有表決權,瑞士不惜修改法律,讓交易雙方獲得授權繞過股東投票決定,也就是只要董事會通過,所有股東對出售和出售的價格不能有任何質疑;第二個是讓持有到期的AT1債券投資人沒辦法轉成資產淨值,而是統統歸零。

一般而言,債券優先權高於股票,意味一般是股東先虧損歸零後才輪到債券。但這次交易AT1債券先於股票歸零。現在不但這類債券投資人受償順序排在股東後面,不但變成壁紙,甚至連壁紙都稱不上。

瑞士當局會做出破壞慣例的事,主要是避免直接接管恐引發信心危機及系統性風險,因此直接推動合併,又擔心瑞信投資人可能有股票質借,若股票價值歸零,恐牽動股市及之後的金融問題,所以跳過普通股,先由AT1債投資人承受損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搭黃仁勳旋風 新光金董事林伯翰:新壽已提早布局AI
下一篇
協助產業自律 金管會6/7找P2P業者開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