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穩定幣國際喊納管 三個原因

本文共606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報告指出,穩定幣並不穩定,國際間建議須將其納管,主要是基於保護投資者、維護金融穩定和促進負責任的創新等三大原因,且比起大型投資者,年輕人與收入較低者更容易產生損失。

BIS研究發現,年輕人及收入較低者更可能在比特幣價格上漲後積極交易虛擬資產,但大型投資者卻多能夠在價格急遽下跌前,將其資產出售給散戶,可見大型投資者可能以中小型投資者的損失為代價來獲利;BIS估計,全球虛擬資產投資者中約73至81%發生損失。

央行指出,國際間建議將穩定幣納管,首要之務是保護投資者。穩定幣性質類似金融工具且潛藏諸多風險,用戶應受到與傳統金融業務相同的保護。

穩定幣除面臨與傳統支付系統相同的基本風險,包括駭客入侵、操作不當及系統故障等外,尚須承擔市場價格波動、治理機制不健全、演算法機制設計不良或擔保資產流動性不足等諸多風險,管理不當可能引發擠兌,波及無辜投資者。

其次是維護金融穩定。若未來穩定幣規模持續擴大,可能透過不同管道帶來金融穩定風險,由於法幣擔保穩定幣需透過持有擔保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及傳統金融資產來維持投資者信心,如遭擠兌,業者恐被迫快速變現其擔保資產而發生虧損,規模龐大者可能波及金融市場。

第三,促進負責任的創新。創新不能以風險增加為代價,亦不能造成不公平競爭。部分穩定幣業者以創新之名,行投機炒作或非法吸金之實,多數主管機關準備建立促進負責任創新的監管機制,希望透過監管讓風險降至最低,以發揮創新的價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光金變天後 吳東進首發聲明:遺憾但不意外 希望未來能同治共治
下一篇
富邦壽推分紅保單 兩大考量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