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國銀海外暴險最大國 美連續30季奪冠

央行。(本報系資料照)
央行。(本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744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銀行今(31)日公布去年12月底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美國連續30季蟬聯國銀最大暴險國,至去年12月底暴險金額為1,393.56億美元,寫歷史最高,單季增加45.21億美元,為前10大暴險國中最多,暴險金額連續四季上升。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潘雅慧指出,去年國銀對美暴險金額連續四季成長,主因受到美國鷹派升息,以及銀行資金調度兩大原因造成,美國是本國銀行主要資金調度之處,美國紐約為國際金融中心,台美雙方貿易往來密切,銀行有資金拆存、投資需求。

去年第3季暴險金額增加主因就是資金拆存增加,去年第4季增加主因,則是受到美國鷹派升息影響,增加美債吸引力,投資資金挪移,此次增加金額較多是信託資產,主要是基金部分。

根據央行資料統計,國銀暴險前10大國家依序為美國、中國大陸、香港、盧森堡、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越南、英國及開曼群島,合計3,862億美元,占直接交易對手基礎外國債權餘額之73.86%。

此次前10大暴險國中,新加坡與越南名次交換,新加坡升至第七名、越南降至第八名。潘雅慧解釋,越南去年下半年出現經濟狀況,銀行啟動風險控管,加上部分客戶到期不續借,導致去年第4季,國銀對越南暴險金額單季減少8.3億美元或衰退4.57%,降至173.4億美元,名次滑落至第八名。

另外,受到日圓升值影響,國銀對日本暴險金額去年第4季單季增加26.72億美元或9.03%。

相較美國,受到金管會控管國銀對陸曝險影響,去年第4季,本國銀行對中國大陸暴險金額單季僅增加4.93億元或1.03%,至482.54億元,與美國暴險金額數字差距持續擴大。

統計至去年12月底,本國銀行依直接交易對手基礎統計之外國債權餘額為5,228億美元,較111年9月底增加2.00%,主要係對非銀行之私人部門及公共部門債權增加所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高端理財最新統計出爐 兆豐、一銀業績大躍進
下一篇
元大銀年獲利 拚百億起跳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