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98字
104人力銀行發布《大學品牌力》報告,邀請企業用十大指標評比國內120所大學的品牌力。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王榮春觀察,企業相對重視的前四大指標為:職務能力、未來能力、產學力、以及性格優勢,其中3項為軟實力;職務能力看中主動積極、溝通協調、認真負責;性格優勢最期待具備負責任。面對AI崛起快速變動的職場環境,比數位素養更重要的三大未來能力是:社會智力、認知負荷管理、以及設計思維。
依104人力銀行求職資料庫,2021~2024年近18.4萬名求職會員曾施測「職業適性測驗」,本次《大學品牌力》評比發現,企業最在乎27項「職能」中的「負責任」56.2%,其次是「抗壓性」40.7%、「合作性」36.9%、「適應性」20.3%、「思辨性」15.7%。王榮春分析,企業會從工作專案角度思考,負責任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前提。
104人力銀行今年首度結合23萬筆求職者資料、近千份企業問卷、教育部及國家圖書館的公開資訊,用知名度、職務能力、未來能力、產學力、學群力、性格優勢、校友薪資、國際力、研發力、論文力十大指標,完成120所國內大學的《大學品牌力》評比。先將各校單一指標的原始數值由高到低排序,再依常態分布百分比統計表的七等級配分,逐一計算十大指標得分,最後再依照企業重視十大指標的程度加權,完成各大學的品牌力分數。
王榮春指出,軟實力是驅動硬實力的基礎,企業多用職務能力、未來能力、性格優勢的「軟實力」評價大學品牌力,相關指標的百分比皆高於硬實力如學群力、論文力、研發力),學校知名度、校友薪資並非影響大學品牌力的排名關鍵。
十大指標中,最多企業優先用「職務能力」(簡稱職能,代表目前的就業力)評鑑大學品牌力。依104人力銀行徵才資料庫,2,000家企業針對43萬名求職與在職者最常從37項職能中施測其中的11項,本次《大學品牌力》評比發現,企業最在乎「職能」中的「主動積極」64.6%,其次是「溝通協調」47.7%、「認真負責」35.8%、「團隊合作」34.3%、「壓力承受」30.4%。
面對不斷變動且變化快速的環境,大學培養數位素養就夠了嗎?王榮春指出,104《大學品牌力》用「未來能力」代表面對未來環境的變動發展(含職場等社會環境)的關鍵能力,並參考OECD《 SKILLS FOR 2030 》、Forbes 《The Top 10 In-Demand Skills For 2030 》、CIO Taiwan 《未來勞動力的十大關鍵能力》整理出14種未來關鍵能力,本次《大學品牌力》評比發現,企業最在乎「未來能力」中的「社會智力」59%(具備同理、傾聽、溝通等人際互動與社交技能),其次是「認知負荷管理能力」39.2%(能掌握工作或學習資源對自身衝擊的能力)、「設計思維」35.9%(運用同理、了解、發想、實驗等過程,產出創新解決方案的能力)、「持續學習」30.4%、「創新思考力」27.9%。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