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元狂升衝擊亞洲仰賴進口國家 台日韓脆弱程度高

美元狂升值正衝擊亞洲的進口業者,也可能加劇通膨情勢。圖為基隆港。路透
美元狂升值正衝擊亞洲的進口業者,也可能加劇通膨情勢。圖為基隆港。路透

本文共647字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美元兌亞幣匯率激升,正對亞洲地區的股票造成壓力,尤其是仰賴商品進口的國家,分析師指出,這種脆弱性短期內還不會結束。

彭博資訊分析,亞幣近期劇烈貶值,現在促使更多外資撤離亞洲地區,上周淨賣出亞洲新興市場股票的金額創下7月初來最大。

SMBC日興證券經濟學家平山廣太表示:「當美國升息如此快速時,許多投資人可能把握有美元現金視為他們的最佳策略。在這樣的環境下,難以預期資金會流入新興市場。」

台灣、日本、南韓、中國大陸、菲律賓和印度是亞洲中,部分商品大幅仰賴進口的經濟體,這類貿易通常是以美元支付,因此面臨美元升值的影響。

一些企業也受各國央行大幅度升息衝擊。聯準會升息可能削弱美國消費者對亞洲產品的進口需求。

對亞洲國家而言,換算成本幣,進口價格高漲可能會使通膨惡化,迫使央行緊縮貨幣政策,進而讓國內經濟面臨成長減緩的風險。MSCI亞太指數已經跌至2020年4月來最低,吐回在2020至2021年疫情爆發後大漲的約八成漲幅,跌幅高於MSCI全球股市指數從近期高點回落50%的幅度。

不過,並非所有亞洲市場都大受衝擊。MSCI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印度股市本季上漲6%,生產石油的印尼則上漲約9%。同期間,南韓與台灣股市分別下跌15%與13%,兩國都受到全球半導體市場疲軟影響,台股更受到大陸軍事威脅的不利因素影響。

興業銀行亞股策略部門主管班齊姆拉(Frank Benzimra)表示:「沒有避險天堂,但南亞和東南亞一些股市的脆弱性比南韓或台灣股市來得低。這是從股票觀點來看,我們在當前匯市所見到的一個重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台幣續弱 盤中再破32元大關
下一篇
Fed保留年內升息選項 美元指數續揚格局不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