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50字
12月第一個交易日,美元指數貶破105大關,近一周貶幅1.3%,原因有三:第一,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稱,最快可能12月放緩升息,市場普遍鴿派解讀;第二,美國10月核心PCE月增0.2%,低於預期,反映美國通膨壓力正逐漸減輕,支持「可能在12月放緩升息」論點;第三,在日前中國大陸爆發「白紙運動」後,當局稱防疫政策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投資人期待中國大陸當局將逐步放鬆防疫管制,也帶動風險情緒回升,美元承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CPI、PCE等通膨數據均回落,通膨見頂跡象浮現,儘管通膨尚未降至聯準會可接受水準,但官員均認為放緩升息腳步時機將到來,顯示聯準會最鷹派的時點可能已過。根據芝商所FedWach工具,市場預計後續聯準會將在12月升息2碼,並於2023年2月和3月各升息1碼至終點利率的4.75~5%,而此一預期也讓美元持續下滑,反映投資人認為在升息周期即將接近尾聲下,後續美元指數估落103~108間。
歐元近周上漲1.2%,儘管歐洲各國通膨普遍出現回落,降低了歐洲央行(ECB)鷹派升息的預期,但歐元在美元回跌下不跌反漲。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ECB官員們不斷重申持續升息,但歐洲天然氣價格大幅回落,歐元區通膨開始放緩跡象,並逐步減緩高通膨對歐元區經濟的衝擊,有助支撐歐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