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陳南光:貨幣政策走走停停 易落入停滯性通膨陷阱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本報資料照片

本文共1089字

中央社 記者蘇思云台北2日電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近期投書雜誌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走走停停、過早放鬆的貨幣政策,只會讓通膨拖延更久,更易落入停滯性通膨的陷阱,他呼籲央行不可樂觀認定「台灣通膨相對溫和」而掉以輕心。

陳南光指出,雖然各方擔憂央行快速升息,可能對經濟活動造成嚴重打擊。事實上,為因應2021年以來全球通膨急速上升,多國央行已經執行50年來最為同步並且快速的貨幣緊縮政策,至今政策利率累計上調的幅度,也遠大於以往貨幣緊縮時期的早期階段。

借鏡歷史經驗 過早放鬆更易落入停滯性通膨的陷阱

2022年期間,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紐西蘭央行、加拿大央行、以色列央行等,都出現政策利率以3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甚至4碼的大幅度升息,以2碼幅度升息者,更是不勝枚舉。

至於利率要升多高,才足以控制通膨預期與通膨,陳南光表示,原則上,終點利率必須有效控制通膨,但其水準高低與各國通膨與金融情勢有關,並無定論。

另一個可參考的指標是實質利率。若能將名目利率調升到使得實質利率轉為正數,較能有效抑制總需求並控制通膨預期。

陳南光指出,歷史經驗強烈警告,走走停停、過早放鬆的貨幣政策,只會讓通膨拖延更久,並且更易落入停滯性通膨的陷阱。2022年6月起,美國聯準會一掃之前堅持通膨是短暫性以及2022年3月僅升1碼的消極態度,改採先快後慢式升息,每次升3碼。直到2022年12月,才縮小升息幅度為2碼。

陳南光指出,聯準會的政策行動與宣示也積極從歷史經驗汲取教訓,觀察2022年聯準會在快速升息一段時間之後,確實有助通膨在短時間內穩定下來,通膨與民眾通膨預期也未進一步惡化。

央行不宜樂觀面對通膨 應調查並強化相關研究

面對通膨,陳南光也提到台灣央行應該扮演的角色。陳南光認為,由於政策性管制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房租類指數低估等因素,使得台灣通膨看似相對其他國家低,台灣央行切不可樂觀認定「台灣通膨相對溫和」而掉以輕心。

陳南光指出,若央行要能負擔起物價穩定的責任,就必須對通膨與通膨預期走勢有良好掌握;央行除了應儘速強化這方面相關的研究,也應編製更多樣化物價指標,並且進行民眾通膨預期的調查。

在房市部分,陳南光指出,央行在2021年12月後,就沒提出進一步的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但台灣房價在這期間持續暴漲。事實上,先前在疫情期間房價大幅上漲的國家,多數已開始反轉,而台灣房價仍在加速上升中。

陳南光表示,央行應正視其處理高房價的責任,採用適當的政策工具,透過像是選擇性信用管制搭配貨幣政策的組合,以履行穩定金融的法定職責。


延伸閱讀

央行鬆手 台幣站上29關

聯準會「放鴿」 股匯大漲!新台幣匯率升2.65角 收29.7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台幣續弱 盤中再破32元大關
下一篇
Fed保留年內升息選項 美元指數續揚格局不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