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永續基金 投資新顯學

提要

施羅德調查 64%民眾有興趣 超過網路科技、電動車 第三方認證也獲重視

本文共586字

經濟日報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

最新出爐的「2022施羅德全球投資人大調查」第二階段永續投資調查結果,相較於全球市場,永續投資主題在台灣的吸引力明顯較高,高達64%台灣投資人對永續投資有興趣,吸引力甚至高於網路科技的59%與電動車53%等熱門主題。

不過,投資人抱持「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更在乎永續基金是否有第三方認證。

施羅德投資集團自2016年開始進行全球投資人大調查,每年針對全球33個市場、超過23,000位投資人進行調查。調查議題涵蓋投資行為、退休、永續投資等等議題,被視為全球最具公信力之全球投資人大調查之一。

調查顯示,台灣投資人中有64%認為永續投資主題具吸引力,較全球平均52%高逾一成,且58%台灣投資人認同永續基金具環境與社會影響力,顯示台灣投資人關心企業的獲利(EPS),同時也關心企業的ESG。

甚至有逾七成受訪者表態,若能夠選擇符合個人永續偏好的投資標的,他們會願意增加永續投資的比例,顯見台灣投資人相當具有社會責任意識。

但除了考量對社會的正面效益外,報酬率的考量始終是第一,占63%,且較全球平均高出7個百分點,顯示台灣投資人在追求永續的同時,也期望能獲取較好的報酬。

然而,台灣投資人對永續投資仍抱持「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雖有超過六成台灣投資人認為永續投資可確保長期獲利、促進企業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但同樣有六成台灣投資人懷疑永續投資的實質影響力,且比重都高於全球平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主動型犀利 打敗大盤
下一篇
下季投資 聚焦三明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