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陸復甦概念股 活力旺

本文共764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力/台北報導

陸股開出兔年紅盤,惟指數開高走低,不過,法人指出,隨著房市打壓及疫情封控鬆綁,預期2023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動能將回溫,也有利新興市場展望轉佳,目前市場預期疫情高峰已過,蓄積已久的報復性消費將成為今年最主要的成長推手,也是A股投資的資金聚焦之處。

PGIM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玉佩指出,除了中國大陸疫情開放有利消費回升,貨幣與財政政策持續寬鬆,也有利於拉動大陸整體經濟表現,預期今年經濟有望達到5%成長,吸引資金買盤提前卡位,根據統計至1月20日,A股北向資金已經連續13個交易日呈現淨流入,兔年春節前一周累計金額達人民幣485億元,改寫單周淨歷史次高紀錄,僅次於2021年12月的人民幣488億元。

推薦

張玉佩建議,目前市場聚焦疫後復甦概念股如食品飲料、酒店旅遊、零售消費等,包括酒店、免稅、旅遊、零售等同步受惠,預期短期疫情防控放鬆後估值修復,今年第2季之後業績可望向上。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目前上證指數及創業板估值仍未回到均值,相較於全球來看仍屬低估,後市仍有可為。

就產業展望分析,葉宇真指出,中國防疫政策的調整對醫療保健行業有明顯的提振作用,防疫政策調整後一個月醫療保健行業平均漲幅接近10%,對於消費板塊的利多也是確定的。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離岸人民幣匯率回穩,北向資金轉向流入,並且偏好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家用電器、醫藥生物等偏消費板塊,預計隨著政策利多不斷加大力度和實質性,有利於消費股表現,建議逢低布局。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張帆指出,國際觀光資源料將持續回復,不過仍宜留意疫情控管解禁後染疫人口大規模飆升對經濟影響性,若以國際經驗來看,疫情解禁帶來的染疫人口先升至高點,隨後一季左右的時間過後則可望重返常態生活,張帆認為,整體而言,中國經濟在解封後利多,可望將疫情的影響控制在一定的範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統一強漢基金 績效亮眼
下一篇
全球股市買點浮現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