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A股重新聚焦 法人:定期定額長期加碼

本文共90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陸股經過去年一年的清零政策,儘管目前仍有些許雜音,但操盤人已經看好今年聚焦大科技大消費等,準備迎接金兔年開春的行情與投資機會,法人說,投資人不妨趁機布局,或定期定額長線加碼。

今年以來,大陸上證、深證等主要指數漲幅近一個月皆有4.5%到5.4%不等,過去三個月以來,也默默地度過12月19日當周疫情最壞的情況,上演反彈格局,漲幅逾一成。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大陸A股經過去年一年的清零政策,儘管目前仍有些許雜音,但操盤人已經看好今年聚焦大科技大消費等,準備迎接金兔年開春的行情與投資機會,投資人不妨趁機布局,或定期定額長線加碼投資大陸A股基金。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經過去年中國20大換屆,A股先下後上,目前感受市場已逐漸認同新領導班子。加上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拚經濟,財政政策穩中求進,貨幣政策維持寬鬆,市場關注接下來的政策高發期,2023年將有如:中央一號文(農業)、地方兩會、二中全會、全國兩會等舉辦。

就政策方向來看,沈宏達分析,國辦擴大內需行動,2023年拚內需。第一波疫情高峰出現後,消費復甦可期。產業方向則聚焦由安全引導的發展方向例如: 數字安全、醫藥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國防安全都是今年準投資主軸。

另外,沈宏達也說明,還有一個值得留意的方向為互聯網行業整頓告一段落;遊戲類股重新出發、開放,加上韓劇、美國電影重新入境,螞蟻金服整改也結束,滴滴出行重新接受新用戶註冊,都在在昭示互聯網至暗時刻已過,至少投資於這一板塊也會日漸明朗。

至於盤勢走向,沈宏達分析,短期因為長假效應整理,不改陸股長期向上趨勢,但仍要留意兩點:1.一線城市疫情傳播速度超預期,疫後復甦時間點可能提前,關注疫後復甦出行鏈;2.政策多發加上陸股去年整理了一段較長時間,具有低基期優勢,因此2023第1季並不看淡,預期有機會越墊越高。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靜待2月中旬企業第4季財報的不確定性因素降低,消息面淡化,股市將繼續走出跌深反彈行情。沈宏達認為,過往每年2月大陸A股上漲機率高達7成左右,積極型投資人不妨可以趁早分批佈局,或是以定期定額方式持續扣款,以迎接金兔年A股復甦,跌深反彈行情。

疫情高峰漸走過,地鐵人潮回升,滬深300投資價值浮現
疫情高峰漸走過,地鐵人潮回升,滬深300投資價值浮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多元資產配置 降風險
下一篇
台塑化:25日起汽油降3角、柴油降4角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