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生技醫療族群 可長抱

本文共412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淨淳/台北報導

今年初成長股及循環股上漲,醫療保健類股走勢相對落後,近期又受到歐美銀行業事件影響市場情緒,多數類股表現皆受壓抑。法人指出,今年是新藥及併購發展年,具有市場利基與爆發性成長的中小型新藥股有望走強,生技股中長期表現值得期待。

根據CMoney統計,生技股表現於年初相對成長股及循環股落後,但邁入第1季尾聲,近一個月來生技相關基金的績效已逐漸上揚。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表示,雖然全球進入高利率投資環境,讓生技股或仍未獲利的中小型新藥股,股價面臨基本面重估壓力,但今年為新藥及併購發展年,部分臨床處於後期階段、產品具市場成長趨勢的利基新藥企業,未來表現值得期待,且不少利基公司的本益比低,股價被低估,投資人可透過主動管理的生技醫療基金布局。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今年初全球市場由成長股及循環股帶動上漲,但市場情緒有過度樂觀的情況,因為經濟是軟著陸還是不著陸仍待觀察,而醫療保健類股在修正後反而有利進場投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股收跌 法人:台股受美債議題及升息疑慮牽動
下一篇
債限問題解決、企業獲利落底 美股逢低布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