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MSCI:2023年 ETS 覆蓋排放從2010全球排放量的7%上升到23%

本文共84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進入金融主題日,各國代表將就碳市場該如何發展以有效推動企業的氣候行動進行討論。

MSCI ESG與氣候研究部分析師何思瑤、渡部健司、Antonios Panagiotopoulos就碳排放權交易系統(emissions trading schemes, ETS)追蹤企業減排進展的有效性,以及其對國家層面排放趨勢的影響進行分析。

MSCI研究指出,碳排放權交易系統(ETS)作為大部分在成熟市場運行的受監管市場機制,一直引發相關討論和批評,認為其有可能促使碳密集產業向監管較為寬鬆的市場轉移。但目前兩項新的進展可能將改變討論的方向:一是包括土耳其、印尼和哥倫比亞等多個新興經濟體都公布各自的ETS計畫,二是歐盟於2023年10月開始實施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CBAM)。

根據CBAM的要求,鋼鐵、水泥和鋁業等碳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商需要報告產品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排放量。自2026年起,進口商還需要繳納相當於碳價差額的徵稅。這可能會激勵其他市場在當地推出碳定價政策和ETS以減少與歐盟的差異,而這些交易機制的成長空間仍然非常廣闊—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相比2010年,2023年ETS 的覆蓋排放從全球排放量的7%上升到23%。

MSCI研究發現,2023年,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MSCI ACWI IMI)9%的成分股公司(843家)報告稱受到現有的ETS監管。其中,88%的公司報告其在受監管市場的排放明細。然而,在計畫或考慮推出ETS的市場成分股中(1,532家),有披露基於市場的排放明細的公司占比則下降至18%(272 家)。穩健、透明的碳排放披露是碳信用機制的基礎。在缺乏這一基礎的情況下,投資者和各國政府可能會發現既無法有效追蹤企業減排進展,也無法分析如ETS等不同潛在驅動因素對國家層面總排放趨勢的影響。正如大家常說的:「你無法管理你無法衡量的事物」。

區域碳排放交易體系和企業排放披露率(資料來源:ource: Internatio...
區域碳排放交易體系和企業排放披露率(資料來源:ource: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MSCI ESG Research)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00938首次換股 電子股權重降至18%、金融股增至66%
下一篇
債券 ETF 受寵 規模攀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