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56字
經濟部日前指出,現並未開放中國製「螺螄粉」食品進口,坊間販售螺螄粉已違法。食品代理商摩爾霍普因涉嫌進口,16日下午遭國貿局、食藥署、關務署及新北市衛生局聯合稽查,並當場責令業者暫停販售及下架。該公司員工喊冤,不知道螺螄粉不能進口,公司也是這兩三個月從蝦皮訂貨進來貼標,如今遭下架讓員工嘆「這年不好過了。」
螺螄粉是中國柳州特色小吃,因獨特的臭酸辣風味引發風潮,不少民眾透過電商平台網購,甚至也有業者開店賣螺螄粉,不過直到日前經濟部指出,我國並未開放中國製「螺螄粉」食品進口,依現行規定中國製粉條類產品,例如中式麵條、寬平麵條、米粉條等,均不准進口。現要求要求所有實體通路及電商平台,依法立即下架。
食品代理商摩爾霍普公司設址新北市,因涉嫌進口國貿局、食藥署及新北衛生局16日聯合稽查。新北衛生局說,業者現場未能提輸入許可資料,涉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30條第1項規定,可處以新台幣3萬到300萬罰鍰,後續將配合國貿局辦理,衛生局現場也責令業者暫停販售及下架。
摩爾霍普員工則表示,過去兩三年螺螄粉一直都很流行,並不知道不能進口,公司也是這兩三個月從蝦皮上訂貨進來貼標,再上架到其他通路,目前已經緊急通知通路下架,損失金額仍在計算中,員工雖說會配合政府一切要求,但仍嘆「這年不好過了。」
至於夜市攤販常見散裝零售的螺螄粉,如何稽查勒令下架、暫停販售?新北衛生局坦言,因產品本身並沒有食安疑慮,目前僅能依食安法中未能提輸入許可資料開罰,因此衛生單位較難著力,除非跨局處或是中央地方聯合稽查,才能有效下架所有市面上的螺螄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