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話題系列加開第二季!
空降接班可以嗎?老員工難溝通該怎麼辦?
12位傑出企業二代,揭開繼承者們面臨的三大試煉與四套解答劇本!


不再通知

內政部擬檢討預售屋信託擔保機制 建商憂三大不良影響

本文共366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防爛尾樓,內政部擬檢討預售屋信託擔保機制,建商指出,這是好事但政府檢討錯對象了,且可能發生三大不良影響,包括預售制度恐名存實亡、引爆中小型建商資金斷鏈,且房市出現寡占局面,對消費者更不利。

建商指出,爛尾樓事件過程中,第三方銀行、建經公司的審核機制為何沒發生作用,讓極少數不肖業者可透過強制執行等方式拿走消費者的預售價金,才是關鍵。

建商指出,極少數不肖建商因工料雙漲、以致建案未能完工,不過若政府因極少數業者的個案情況,而將建商動用建案預收款的限制門檻一再拉高,如「地下室完成後才可動支預售價金」,將會出現三大影響。

第一國內預售制度「名存實亡」。第二小建商資金斷鏈,恐引發倒閉危機,連帶金融系統也會出現連鎖效應,第三未來不動產開發產業只有資金雄厚的大公司才做得起來,產業大者恆大的情況加劇,大建商對市場話語權、控價權更高,不利消費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針對京華廣場容積率變更 威京總部聲明:一切合法
下一篇
潤泰新法說會/揮別「淨值危機」明年是否配息?總座李志宏回應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