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綠色通膨浪潮來襲 不可輕忽

風電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風電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401字

經濟日報 社論

2022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氣候草案》,歐盟將在2027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簡稱碳關稅),未來出口到歐盟的各國企業將受到衝擊。

除了歐盟,美國參議院2022年6月也提出《清潔競爭法案》,擬定美國境內產品的碳定價機制,自2024年起課徵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碳費55美元,且隔年起依通貨膨脹率上調5%,並針對進口品的美版CBAM也將在2026年開始實施,其對各國企業的衝擊更亦不容小覷,而日本、英國及加拿大也在研議其各自的碳關稅。另外,台灣也規劃在2024年開始課徵碳費,預計首波課徵對象為高耗能及高碳排的產業。

事實上,歐盟碳關稅是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的一種國際貿易手段之延伸,而排放交易機制及碳費則是目前實務常見兩種碳定價機制,世界銀行報告指出全球71個國家已規劃碳定價工具,包含37個碳費以及34個碳排放交易制度,其施行的主要目的在於將企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碳排外部成本」內部成本化,以市場機制來促使企業在生產過程減少碳排放,以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全球減碳目標。

然而要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各國皆必須付出明顯的代價,其中「綠色通膨」便是減碳必須要付出的重要代價,原因是在於全球各國政府推動綠色經濟、執行節碳的政策,並以新的綠色經濟服務和產品取代舊有商業模式時,將推升原物料(例如能源、金屬等)價格,也迫使企業將外部成本內部化,進而轉嫁給上下游供應鏈與消費者來負擔,終將導致物價普遍且全面性上漲。

台灣當然也不例外,為了落實國發會所修訂的減碳目標:相對於2005年要減排23%~25%,高耗能(例如晶圓代工等)及高碳排(例如石化、鋼鐵等)的產業,明年起就要被課徵碳費,據聞目前政府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課台幣100~300元(約3~10美元)碳費,且以後課徵之適用產業將逐步擴大,而當企業扛不住淨零碳排轉型成本時,必然以全面漲價來因應,綠色通膨浪潮將席捲而來。

根據國內智庫研究,如果以亞洲鄰國平均碳費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約3~4美元來計算,轉換成台灣工業部門每年要上繳的碳費粗估約新台幣145.7億元到194.3億元間。其中化學及塑膠業、電子及電力機械業以及基本金屬製造業將成重災區,預估總支出達約新台幣86.1億元,占工業部門所繳碳費近六成;而國內化學及塑膠業粗估一年所繳碳費約新台幣38.7億元,也是一筆為數不小的負擔。

世界各國紛紛在國內採排放交易機制、碳費/碳稅等碳定價機制,對外則採碳關稅冀望達成碳減排目的,這是不可逆的國際潮流,惟碳排成為企業內部成本後,終將轉嫁給上下游供應鏈與消費者來負擔,是件無可迴避的事實。

例如德國於2021年導入碳排放交易機制之後,其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0.63%;根據國內智庫推估,台灣2024年如果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課台幣300元碳費,則會造成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約0.62%。

最後,自2026起美歐紛紛開始課徵碳關稅時,必定也會造成世界各國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屆時全球通澎的壓力恐怕與日俱增,而台灣是一小型開放體,加上大宗物資、能源等都相當缺乏,各國陸續實施碳關稅及碳費/碳稅等碳定價機制,恐加劇台灣未來的輸入性通膨的壓力。

總之,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並非沒有成本,當企業扛不住淨零碳排轉型成本時,必然以全面漲價來因應,進而綠色通膨浪潮將席捲而來,台灣未來十年將面臨嚴峻的綠色通膨挑戰,其對弱勢族群的衝擊最為顯著,政府應即早著手規劃因應之道,協助弱勢族群安然度過綠色通膨浪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突破台灣觀光業的瓶頸
下一篇
賴政府不能坐視產業結構失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