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17字
近來由於美國AI公司的投資狂潮,帶動台股相關供應鏈公司的股價暴漲,以致台股加權指數觸及19,000點歷史新高。AI投資固然帶動相關產業成長,但更值得關注其對整體生產力及就業的影響。
1956年一群認為機器很快就能複製人類智能的科學家,在一場會議中創造了「人工智慧」(簡稱AI)的字眼。其後在1959年,葛麗絲.霍普(Grace Hopp)所率領的團隊,為反擊IBM壟斷大型電腦系統,開發了一個僅具算術運算功能的「通用商業語言」(簡稱COBOL)軟體。而最近一波從2000年代初期迄今的AI投資熱潮,其關注焦點則是對辨識圖片、翻譯文本、學會下圍棋及西洋棋等特定任務的處理。
廠商開發AI的動機是利潤,而生成式AI是近來最具獲利性的產品。最近五年全球投資在AI的金額,由2019年的311億美元,最多增加到2021年的725億美元,而在2023年則下降到425億美元。最近一、二年最大兩筆投資都在生成式AI,包括由微軟持股49%的OpenAI進行100億美元投資,以及由谷歌及亞馬遜主導的Anthropic進行60億美元投資。
不過,受限於經濟學的「邊際報酬遞減法則」,未來AI公司恐不願再進行大規模投資。從成本面來看,可提供AI演算的資料已被搜集殆盡是開發生成式AI面臨的最大問題。因此,再增加開發人力、電力及電腦運算數量,邊際產出也很快會下降。微軟前執行長比爾.蓋茲近來就表示類似觀點:「生成式AI發展已達極限,即使有GPT5,也不會出現如同GPT2至GPT4的飛躍。」再者,如同最近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所言,「在情感認知、道德判斷和藝術創造力上,人類擁有AI難以比擬的優勢。」這代表機器智能發展有其極限。而在實務上,近來提升生成式AI產品的效能所費不貲;開發GPT4的啟始成本為8億美元,而每次訓練費用200萬-1,200萬美元則為開發GPT3.5成本的五倍。
在需求面上,目前GPT4使用者每月需負擔20-25美元,超過一般民眾願意接受的水準。因此,未來AI公司可能朝降低費率、增加客戶數目,從而達到收益最大的方向,包裝其產品服務組合。
上述開發AI產品所面臨的問題,可能使奧特曼的看法成真:「人類水平的AI即將出現,但其對世界影響力較預期小。」 其中一個主因是以AI產品取代一些既存技術,並不符成本效益原則。例如,迄今43%銀行、95% ATM、以及80%面對面金融交易仍在使用COBOL軟體。而實務資料也顯示,從1980至2019年間,美國曾出現個人電腦、網際網路、以及智慧型手機等三項重要創新。然而,其總要素生產力平均每年只增加0.7%。相對地,技術創新較少的1940至1970年間,平均每年總要素生產力卻增加2.2%。
AI投資對就業的影響取決於下列三項效果:一,AI取代現有人力,造成勞動需求下降的「置換效果」;二,AI提升廠商利潤,促使廠商擴大生產規模,導致增加勞動需求的「生產力效果」;及三,AI創造新的工作種類與需求,因而增加勞動需求的「新工作產生效果」。但目前看來,還未出現明顯效果。
最近一份有關美國各地區使用機器人的研究指出,每多增加一台機器人,會使3.3名工人失業;換言之,置換效果在主導。不過,前面提及的過去三項創新,可以結合生成式AI產品提供的服務,從而增加消費者的效用滿足。因此,生產力效果及新工作產生效果可能更具主導力。
目前有關AI對於整體經濟影響的研究主要來自歐美,我國未來則宜投入更多資源來研究類似主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