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解讀大陸揭示的改革開放路線

中共20屆三中全會7月18日閉幕,審議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新華社)
中共20屆三中全會7月18日閉幕,審議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新華社)

本文共1401字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共20屆三中全會7月18日閉幕,審議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到2029年中共建政80周年時完成改革任務。

要解讀這一次中共第20屆三中會議的意義,必須把它放進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格局中來觀察。從1978年12月的中共第11屆三中,到2024年7月的第20屆三中,時間逾45年,有三條軸線可以觀察:(一)中國的處境從困頓到崛起,再到邁向復興;(二)中國的道路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再到充滿了自信地大步走向「中國式現代化」;(三)中國的地位從世界的邊緣到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從近代中國發展的低潮到重返中國從來是位居世界前沿甚至是第一的歷史主旋律,以及從受制於世界霸權制定的國際秩序到重返成為一個為世界重塑更加公平美好國際秩序的建構者。在這不算短的期間中,不但中國出現了歷史性的巨變,整個世界也因中國的巨變,正在出現改變,而這一切密碼,都存在於中共歷屆的三中全會之中,尤其是為首的第11屆三中,以及這一次,必將承前啟後的第20屆三中。

在11屆三中全會的改革1.0及開放1.0的基礎上,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後啟用了朱鎔基,展開了難度升級的包括財稅、金融、外匯、投資體制在內的改革2.0;稍後,中國在2001年成功進入WTO,與國際合軌,是謂開放2.0。持續的改革開放,讓中國發展迅速地走出了困頓,並實現了崛起。

在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發展形勢無論內與外都出現了重大變化。內在,快速的增長伴隨了日益惡化的環境生態、日益嚴重的貪汙腐敗,及因駕馭市場經濟未臻成熟所導致的資源錯配及貧富差距拉大等諸多發展難題;外在,在中國強勢崛起下,引發了美國作為全球霸主的疑慮,進而開始對中國的發展加以遏制甚至打擊,而此等內、外在形勢,正是2012年在中共18大上台的習近平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習近平於是在中共18大提出了:反腐;全面深化改革,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三大執政方向。此三者緊密相扣:不反腐無以言改革,不改革無以言偉大復興。

這其中,又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反腐及部分改革(如整治環境生態)在一定期間內會影響到經濟增長;二是所謂「全面」改革,是從經濟延伸到社會、政治、環境、文化等五位一體的改革,可視為改革3.0;與此同時,也在進口貿易、外人投資及觀光旅遊方面大幅取消限制,可視為開放3.0。

至於面對美國從歐巴馬到川普再到拜登三任政府對中國方方面面採取的愈來愈嚴厲的打壓,中國的因應則是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對美國針對中國的「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作出「再全球化」的回應;與此同時,推進中國本身的「統一大市場」,打通這個全球最大市場的奇經八脈;另外,也強調供給面發展,特別是強調新質生產力的開發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與經濟部門及民間部門改革作為呼應,是「中國式現代化」概念的提出與持續豐富,這個最早在2015年提出,2021年建黨百年「七一講話」及中共18屆六中全會再度提及,並在2022年中共20大政治報告中詳細闡述的中國發展道路,在這次20屆三中全會中已確定為「重大政治任務」,並明確訂定2029年時必須完成此一任務。

伴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可視為是中國改革4.0,從11屆三中到20屆三中,見證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改革永遠在路上」,我們也必須從這個角度才能真正理解新世紀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以及中國及中國式現代化將對全世界產生的影響。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央行政策獨立性 面臨嚴峻挑戰
下一篇
突破服務業低薪困局 需加把勁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