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經濟成長的關鍵

中國大陸經濟在谷底進一步陷落的同時,中共召開三中全會,各方期盼中央揭示強有力對策,得到的卻是一篇無所不包的政治宣傳與既有政策文獻。 美聯社
中國大陸經濟在谷底進一步陷落的同時,中共召開三中全會,各方期盼中央揭示強有力對策,得到的卻是一篇無所不包的政治宣傳與既有政策文獻。 美聯社

本文共1354字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經濟在谷底進一步陷落的同時,中共召開三中全會,各方期盼中央揭示強有力對策,得到的卻是一篇無所不包的政治宣傳與既有政策文獻。現在各方轉而期待依慣例在本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具體經濟對策。在大海中航行順暢的中國大陸經濟,近年狀況連連,不僅航速減緩,震盪加大,且有漏洞出現,令人憂心忡忡,期待掌舵的中共中央能導正航向,修復船隻破損,並加快航速。

中共中央這次仍高懸「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個口號通常被解讀為不再強調速度,而更重視經濟增長質量,所以可以容忍經濟增速在一段時期內放緩,短期內不會實施強力刺激措施,剋期必須達成的目標是轉型與升級。

面對上半年第1季成長率從5.3%跌到第2季4.7%的下行趨向,國務院執事者辯稱「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內結構調整持續深化等帶來新挑戰」,同時釋放樂觀訊息,指「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等因素也形成新支撐」。大陸民間則普遍認為經濟沒有起色,宏觀數據有下滑,但與微觀感受之間仍存有不小差異。

大陸經濟走弱,內部需求調動不起來,股市、房市和匯市都持續有下行壓力,加上外部環境惡化,如何穩增長而能「保五」,確實是嚴酷挑戰。這是短程課題,長程而言,則是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如何才能融合一體?

這幾年經濟向下滑坡,癥結就在社會主義的矛變厲了,施力加大了,市場經濟隨而萎縮,致使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不能融為一體,從而挫損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由於宏觀調控與政府干預市場的力道加大,介入程度愈來愈密集,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變得更大。其後患就是經濟增長失速,企業活力下降,通縮趨勢難遏。 由此可見,當前中國大陸提振經濟的捷徑,在於讓市場更有力,政府更節制權力的行使。

過去40年的實踐證明,市場的力量充分發揮,可以提高經濟效率和活力。反之,政府的手強而有力,而且過度干預市場,則生產、投資和創新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嚴重抑制,市場生機頓挫,經濟自然繁盛不起來。

中國大陸政府掌握的政策決定和資源分配權實在太大,用力過大或是用錯力量,就會打擊投資、生產和創新的積極性。 二十屆三中全會老調重彈,仍要「健全法制」,這話不錯,但關鍵在於國家權力的行使是否受到法治節制,讓立法具有民意基礎,而且確實履行「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

另一方面,企業和個人要有途徑及力量去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政府的權力還是沒有邊界,又未能給維護自身合法權利者賦能,則市場經濟的基礎無法堅若磐石,如何能與社會主義下的權力行使與資源配置融為一體?

政府當然不能對市場的運行完全袖手旁觀,但政府干預經濟的途徑應該是間接的,通過宏觀調控的方式起作用。然而,近些年來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已到無邊無際的程度,完全踰越法律的約束,結果大大制約市場力量的發揮。

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融合,理想上應該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但我們看到的卻更多是國家直接干預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減縮企業的自主空間與法律保障,而且各級政府也各擁大權,多方面干預企業的經營。以國營為主體的金融體系也介入產業營運很深;有些國企在「國進民退」的風潮下,甚至與民營企業展開不對等的競爭,侵蝕民企原本的市場空間。這又是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矛盾與衝突的另一個面向,致使兩者更難融為一體。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強化台灣經濟安全與產業韌性
下一篇
擴展國際空間切忌炒短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