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96字
繼中華經濟研究院將今年經濟成長預測調高為3.46%後,台灣經濟研究院更上修成長率到3.85%,一口氣上調0.56個百分點,經濟情勢看來相當樂觀。經濟部日前也表示,國內生產比重持續突破50%,上半年達到52.3%,高於去年平均(49.1%),反映台商回流的正面效果。從表面看,這些突出表現應讓我們高興,但畢竟只是數據,其中的原因和衍生的後果,更值得我們探究,以免禍福相倚卻未能防微杜漸。
經濟成長率提高,一方面是人工智慧(AI)產業正旺,國內伺服器、IC設計、筆電、網通相關企業擴大國內生產,帶來投資超乎預期;二方面是外銷訂單因台商回流,提高國內生產比例,的確產生了正面效果;三方面是服務業主力的零售、餐飲,上半年營業額都創了歷史新高,所造成的。
然而,若進一步細看,雖然製造業生產指數上半年成長了10.5%,但幾乎完全集中在資訊電子工業,其成長率高達18.8%;民生工業只有2.0%,化學工業低到1.1%,金屬機電工業更是令人心驚的-0.2%,顯示這波景氣提升,並不是當前國際間重視的「包容性成長」,而是完全偏向資訊電子業的機遇。加上實質薪資已轉為正成長,不屬於資訊電子類的產業成本變高、競爭力減弱,大致展現了「荷蘭病」的徵兆。但政府對這種產業畸形發展完全不予理會,任憑外界如何評論,就是不當一回事,只會不斷提供漂亮的整體數據。
其實,整個資訊電子業的就業人數,不過就是90萬人左右,僅占全台就業人數的9%。金屬機電業卻有110萬人就業,化學和民生工業也都各有50萬人,製造業非資訊電子業的三類產業合計有210萬人的就業,這三類產業的景氣基本停滯,只有資訊電子業一枝獨秀,這會是一個好的結構嗎?
此外,幾個機構都認為零售、餐飲和觀光業上半年表現都強,似乎在引申今年成長不只發生在製造業,服務業同享景氣恩澤。然而,若服務業和製造業同樣是在擴張,那對勞工的需求應該增加,薪資也會上漲才是;但是,依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5月的受雇勞工薪資,比起去年平均,服務業中絕大多數次產業,包括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教育、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藝術娛樂及休閒、其他服務業,都呈現「下滑」的狀況;只有金融保險和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有明顯的提升。
若再考量近來通貨膨脹嚴重的狀況,在這些平均薪資下滑產業工作的勞工,會相信今年景氣很好,他們都將受惠嗎?
政府應該思考的是,當經濟有明顯成長,但幾乎都集中在資訊電子業的狀況下,造就了一群購買力超強的「科技新貴」,將資訊電子業所在地和新投資地區周遭的房地產價格炒高,帶動全台房價高漲,讓其他產業薪資不漲的勞工陷落「無立錐之地」的結果,既無力買房,又不敢結婚、生子,對社會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是應該每次看到整體數據亮麗就芳心竊喜,趕快拿出來展示邀功,還是該深入研究為何會有這種不均衡發展的原因,再提出有效政策?政府應提攜停滯產業以消除不均和社會問題。
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經濟建設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前身)應改為「經濟及社會委員會」,因為經濟和社會問題息息相關,處理經濟問題的同時,必須思考其社會影響,也就是經濟政策必須推估並處理其社會效果。今天,既然經建會已改組為國發會,就應該在其下有個類似「社會影響處」的建構,即時、動態、有效地提出連帶的因應政策,或建議相關部門及早因應;不該每次都是在發生驚心動魄的社會災難後,才來謀求解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